再次,堅持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的統一,必須有效實現生產關系自覺退卻。由于現實的社會主義并不是馬克思所設想的經過資本主義高度發展后的一個更高階段,因此需要從社會主義高級形態的生產關系“退卻”到社會主義初級形態的生產關系。我國改革開放實踐也已證明,中國正是在有計劃、有步驟的生產關系的“退卻”中,贏得了生產力的大踏步跨越。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同樣必須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大力發展生產力。
堅持歷史繼承與實踐創新的統一。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共產主義決不是人所創造的對象世界的即人的采取對象形式的本質力量的消逝、抽象和喪失,決不是返回到違反自然的、不發達的簡單狀態去的貧困。”這說明馬克思是主張歷史繼承與實踐創新相統一的。而列寧的國家資本主義思想,則是歷史繼承與實踐創新有機統一的典范。
首先,堅持歷史繼承與實踐創新的統一,必須重視借鑒研究資本主義的成功經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既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理想和基本制度,善于獨立自主地搞建設,又要在融入全球化的進程中,充分運用當今世界包括資本主義的發展經驗和成果來發展自己;既要充分利用世界市場和資源來發展自己,又要負起對世界應有的責任,讓世界受益于中國的發展;既要選擇自身合理的政治發展模式,又要善于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既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充分借鑒和學習優秀的外來文化。
其次,堅持歷史繼承與實踐創新的統一,必須注重消解控制資本主義不利因素。在實踐中,我們絕不能忽視或者漠視在利用資本主義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負面影響,比如說資本主義對國有企業、黨組織以及社會秩序產生的沖擊。同時,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