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參與建設長江流域經濟新支撐帶的若干問題研究”課題組
□從我國版圖上看,上海是“一帶一路”中海上絲綢之路與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上海能否充分發揮出這一獨特地理優勢,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值得重視
□發揮長江經濟帶作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要使長江沿岸城市成為支撐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城市群,同時,這也將更加激發出黃金水道的經濟功能,并將其打造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區域和改革開放的試驗區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上海“要按照國家統一規劃,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爭取明年有個良好開局。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是新型大國建立新型周邊關系的一項重要舉措,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從我國版圖上看,上海是“一帶一路”中海上絲綢之路與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上海能否充分發揮出這一獨特地理優勢,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值得重視。
“一帶一路”對上海是長期戰略機遇
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10月在印度尼西亞國會演講表示,愿同東盟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2014年11月北京APEC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互聯互通、相融相近、相輔相成。
“一帶一路”戰略從國際上來說,是新型大國建立新型周邊關系的重要舉措。我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加快構建與周邊國家合作的新機制新平臺,加強與東南亞、南亞、中亞、歐洲等國家的經濟貿易合作,以新戰略促進我國與其他大國和主要國際力量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拓展同周邊國家的安全合作領域,形成相對穩定的大國關系框架和國際安全環境。
“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布局,對我國區域發展來說,呈現了“π”字型戰略格局,上海要在“十三五”或更長一個時期從中看到機遇。“π”字型發展格局包括三條發展軸。第一條發展軸:我國沿海的南海、東海、黃海和環渤海的11個省市的發展軸,可以理解為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第二條發展軸:我國亞歐大陸橋發展軸,起點江蘇連云港,向西通過海陸聯動江蘇、安徽、河南、山西、甘肅、青海、新疆等7個省市,貫穿我國東中西區域,從新疆阿拉山口出境,聯動西亞、中亞和西歐,也是21世紀新絲綢之路陸上經濟帶重要發展軸。第三條發展軸:長江經濟帶,它覆蓋我國11個沿江省市,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等,貫穿東中西。如果在中國地圖上畫上三條發展軸,就像“π”字型。因此,我們也可以稱其為“π”型發展格局。當然,21世紀新絲綢之路陸上經濟帶,還應包括渝新歐(重慶、新疆、歐洲)、蓉新歐(成都、新疆、歐洲)和義新歐(義烏、新疆、歐洲)等發展軸。
借古論今,擴大對外開放聯通
絲綢之路是我國早期的國際商貿通道,廣義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歷經了漫長的延續發展,文化商脈傳承源遠流長。陸上絲綢之路主要分南線和北線,北線為由黃河中下游通達西域的商路;南線主要指“蜀布之路”,川蜀地區與印度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主要分東線和南線,南線主要以東南沿海向東南亞、南亞、非洲東海岸以及歐洲;東海航線主要向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
今年9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長江經濟帶范圍已明確,是沿江11省市。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各省市紛紛要求加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戰略規劃》。據統計,全國27個省市從絲綢之路的起點、節點等不同角度提出加入“一帶一路”,并啟動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布局。但講絲綢之路的建設,不是追述古代,而是要借古論今,重構21世紀的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不僅僅是歷史商貿通道的傳承,更是在對外開放大背景下區域開放聯通的戰略構想。
總的來說,21世紀“一帶一路”不糾纏于古代絲綢之路的走向,不局限于區域交易的物品,不爭執于發源地和起終點。今天強調“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講的是開拓國際市場的精神、求的是世界大同的和平,傳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在21世紀“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中應當處理好幾個關系:一是處理好古代和現代的關系。古代絲綢之路為茶馬古道,中國的絲、綢、綾、緞、絹等絲制品及養蠶、繅絲和紡綢技術,通過經濟、交通走廊源源不斷地運向中亞和歐洲。現代絲綢之路為陸橋通道,將中國制造的產品、資本、技術以及文化等,通過經濟、交通走廊不斷開拓到中亞、西亞、歐洲等市場。上海應該以本地區發展為基點,從實施我國對外開放戰略中去規劃和積極參與。二是處理好經濟區域與行政區域的關系。“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是我國經濟軸帶發展的體現,是集聚發展。這一戰略要聚焦重點城市和城市群,加強區域聯動,促進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上海在其中大有可為。三是處理好絲綢之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關系。“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三者之間是聯動、統籌的發展關系。“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講的是物品的生產和流通區域。古代絲綢之路商貿產品主要為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其生產重心主要集中在長江經濟帶,如景德鎮的瓷器、江浙的絲綢等。現代絲綢之路的貨物來源也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地區。由此可見,絲綢之路是我國商貿通道,長江經濟帶則是我國的商品生產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