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對策建議
第一,要從根本上轉變忽視人力資本投資的思想觀念。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成為第一生產力并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在知識經濟的發展中始終處于核心地位。世界發達國家十分重視人力資本投資及勞動者素質的提高,紛紛加大經費投入搶占人力資本制高點,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德國高度注重教育投入,教育經費總支出增長了77倍,用于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支出也增長了45倍;除了國家投資外,企業為了增強競爭力也十分重視職工再培訓。⑤因此,企業要充分認識到人力資本投資在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固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更好地開發和管理好人力資本。
第二,科學進行人力資本投資風險決策并做好戰略規劃。由于企業人力資本必須與其他生產要素相結合才能真正創造財富和價值,加之人力資本投資周期較長、收益滯后且很難獨立測算,企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和無法預測的風險。推進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人力資本存量和預期供給短缺、薪酬支付與物質資本價格上漲等因素,客觀上都要求企業及時采取可行的風險防范措施,進行科學的投資風險決策。既要準確判斷和認真分析投資需求結構,也要進行人力資本投資風險評估,根據不同的人力資本投資方案對不確定因素的控制方式、不確定因素發生的概率及其可能造成的投資損失進行預估和分析。⑥在此基礎上,企業要對人力資本使用、投資、回收整個保值增值過程中需要進行系統的戰略規劃。
第三,合理劃分人力資本的投資領域,進行選擇性投資。企業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的根本宗旨在于促進員工深刻地認同企業文化,不斷地更新知識技能,有力地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從而實現利潤最大化。但是,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相同的人力資本產生的效益可能完全不一樣,因此,企業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時,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對人力資本的投資方式、對象和方向等進行優化選擇,并通過合理劃分投資領域更加明晰人力資本產權關系,盡力化解投資客體不確定和投資收益不對稱的矛盾。在人力資本投資方式和對象上,企業可以采取特殊的年齡組合策略,對年齡增大的人群可逐步減少人力投資;而對于企業急需而又緊缺的“高、精、尖”專門人才,則可以使用“柔性引智、人才租賃”的不拘一格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不斷地為企業發展補充新鮮血液,不斷地更新思想觀念、知識技術和激發企業活力。⑦這樣既有利于集中財力提升專屬性人力資本數量和質量,也可以有效地防范人力資本尤其是花費重金集聚的優質人力資本非正常轉移流通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和減少競爭性風險。
第四,切實理順人力資本投資關系,構建成本分擔機制。人力資本投資的實質是通過人力資本的再生產實現人力資本的整合擴張和價值增值,人力資本的價值實現差異正是投資不同的結果。根據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需要理清人力資本投資的性質,理順人力資本產權關系,構建人力資本投資成本分擔機制,幫助企業減少人力資本投資風險。人力資本的投資主體不僅僅是人力資本的所有者,還應包括家庭、國家和企業。由于人力資本的外溢性,政府理應承擔人力資本投資的主體責任,必須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切實保證和不斷增加公共教育經費投入。同時,人力資本以個人為載體,由個人及其家庭承擔相應的投資責任,不僅有利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益。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本投資之時,要建立企業內部物質資本與人力資本投資的綜合治理結構以及企業人力資本評估、審核制度,按照相應的標準和條件決定是否補充或追加人力資本投資,更加有效地提高人力資本的運營效率和效果。
第五,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本投資激勵和約束機制。為了充分發揮人力資本的價值,實現人力資本投資收益最大化,盡可能減少人力資本投資風險和損失,企業必須針對不同員工的貢獻和需求采取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這要求企業必須加強經營管理,特別是要在收人分配、福利保障、教育培訓等方面進行制度創新,并通過職業規劃、教育培訓、產權激勵、員工持股等形式構筑良好的人力資本激勵機制,切實保障勞動者作為個體投資主體的權益,從根本上減少人力資本流失的動因。同時,企業可以在教育培訓投資前與企業員工簽訂相關協議,規定員工在參加培訓后應為企業服務的工作年限,如果意外離職必須賠償相應的經濟損失,并且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到競爭對手企業謀職,或者不得泄露與本企業相關的技術機密或商業秘密等,否則將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這樣既對培訓人員產生一定的約束,也讓企業在遭遇風險或困難時能得到一定的補償,維護人力資本市場的健康有序。
(作者分別為重慶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講師,重慶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教授、發展規劃與教育評估中心主任)
【注釋】
①李再躍,常立農:“企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研究”,《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第2期。
②鄭衛東:“國有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兩難困境及其突破”,《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③邢燕彬:“論人力資本的生成途徑及其運營機制”,《價值工程》,2010年第24期。
④莫紅梅:“企業人力資本形成途徑及作用機理解析”,《商業時代》,2012年第2期。
⑤朱巧玲:“從加入WTO談中國企業的人力資本投資”,《財貿經濟》,2001年第12期。
⑥劉苓玲,張俊芳:“企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研究”,《企業經濟》,2003年第7期。
⑦熊燁:“企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的防范”,《人才開發》,2002年第11期。
責編/張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