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并強調“要不斷夯實實現中國夢的物質文化基礎”。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地方的發展夢。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腐敗案件的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考驗,在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中共滁州市委積極踐行,力求開創滁州發展的新局面。
貫徹落實指導思想,收獲豐富建設成果
認真貫徹作風建設新要求。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圍繞為民務實清廉主題,以“三嚴三實”為標尺,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反對“四風”。扎實深入抓好學習教育、征求意見,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等各環節工作,分層建立困難庫、問題庫、建議庫、成果庫等“四庫”,立足抓常、抓細、抓長,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特色,卓有成效地開好各級黨組織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實踐成果和制度成果。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2014年,滁州市總體上經濟企穩向好,大部分指標增速超過安徽省平均水平,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均居安徽省第六位,地方財政收入總量從2013年的位居安徽省第四位升至第三位。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總量繼續穩居全省第五位,財政收入超200億元。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在政府的強力幫扶之下,傳統產業呈現出新的發展面貌,高新和高成長性產業協同發展。城鄉面貌有了新變化,2014年滁州市主城區新建續建項目共168個,完成投資67億元,有效推進了城市總體規劃建設。
全面深化改革扎實開局。深入推進各領域改革,啟動實施具體任務177項,其中,試點探索22項,基本完成61項。深化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完成第七輪行政審批流程再造和縣級工商、質檢、食品藥品監管機構改革及市重點工作指揮部平臺整合,編制市級行政權力、責任和涉企收費清單。建立政府性債務“借用還”一體化管理機制,預算信息公開實現市、縣全覆蓋。啟動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改革,實現近一半鄉鎮完成承包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位居安徽省前列。
持續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民生保障方面,2014年,總計33項民生工程投入59億元,較去年增加4億元。新增就業9.3萬人,同比增長16.3%。社會保障進一步提標,開工保障房1.9萬套,超額完成年度建設任務;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深入推進,職業教育蓬勃發展;深化縣鄉醫改,開展合作辦醫,南京兒童醫院滁州分院正式運營。
社會治理方面,在被撤并鄉鎮探索建立為民服務分中心,解決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扎實推進平安滁州建設,構建立體化數字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打擊違法犯罪;推進鄉村兩級綜治維穩信訪和為民服務“兩站兩中心”建設,實施陽光信訪,開展信訪積案攻堅,加強法律援助,綜治維穩信訪工作居全省前列。
一年來,中共滁州市委常委會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謀全局、抓大事,充分發揮了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全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中共滁州市委、市政府督查組認真履職盡責。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和廣大干部自覺維護大局,立足本職工作,積極完成各項任務。中央和省直在滁單位,駐滁解放軍、武警、消防部隊緊貼發展需求,主動做好服務。廣大企業家和投資者內抓管理、外拓市場,為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滁州市人民信任支持市委工作,始終把熱情和激情放在建設美好滁州、創造美好生活上,營造了和諧奮進的發展氛圍。實踐充分證明,滁州廣大干部是想干事、能干事的,廣大企業家和投資者是關注滁州、信任滁州的,廣大人民群眾是善良樸實、勤勞創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