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企改革方案六大亮點及權威解讀:給兒媳婦權力 讓婆婆做好監督
央廣網北京9月13日消息 13日下午,新華視點發布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新時期指導和推進國企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從總體要求到分類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國資管理體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強化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等方面提出國企改革目標和舉措。在分類監管、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股權多元化、國企重組整合、整體上市等方面亮點頻現。
亮點一: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
《意見》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更符合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國資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
解讀:頂層設計方案為下一步改革方向與路徑定調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保建云表示,這是國企改革在已有基礎上的新的重大推進。
改革開放以來,國企改革從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到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重大進展,然而,部分地區出現了國有資產流失、部分國有企業依然效率不高、產權不明的情況。
此前,盡管已經有部分地區出臺了地方性的國企改革方案,但缺乏頂層指導與設計,國企改革推進緩慢,而《意見》的出臺則成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國家頂層設計方案,為下一步國企改革的方向與路徑定調。
亮點二:分類監管國有企業將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
《意見》提出,將國有企業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并實行分類改革、分類發展、分類監管、分類定責、分類考核,推動國有企業同市場經濟深入融合。
解讀:有分類才有管理有分類才有發展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咨詢部部長、學術委員會委員張春曉對此解釋,對國有企業實行分類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有分類才有管理,有分類才有發展。
根據什么來劃分?張春曉表示,對于商業性主要是能夠凸顯在市場中的商業運作,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能夠放大企業經營的運行活力,能夠放大市場的運行能力,以及它的載體能力,為市場的發展搭建良好的平臺,這是商業類。公益類主要是考慮到民生以及公共服務、公共產品的提供,這是分類的大原則。
張春曉說,在分類中一定要注意,不管怎么劃分,必須堅持國有資產的全民性,不能因為劃分,把國有資產劃分沒了,縮小了,國有資產喪失了。在劃分中還要堅持動態性,要根據市場的動態變化而實時的動態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