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年伊始,習近平中東之行所展示的鮮明特點和外交突破,體現了中國作為新型大國經略中東的全新姿態,也預示著中國與中東交往歷久彌新,并將以合作共贏方式攜手進入新時代。
【關鍵詞】中東外交 大國風范 合作共贏 【中圖分類號】D822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中東,可謂應運而生,順勢而為,知難而進,滿載而歸。中國的中東外交也因此特色鮮明,可圈可點。
首先,旗幟鮮明而又出牌縝密。這次訪問是友誼之旅、和平之旅和溫暖之旅。在中東各國特別是主要國家內外交困之際出訪,不回避沙特與伊朗的矛盾焦點,足見中國對中東國家“手心手背都是肉”,突出以我為主、注重雙邊和均衡交往的總體思路。在習近平行前發布的《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全面總結中阿關系60年發展經驗,并為未來深化、拓展和提升這一關系做出系統規劃。習近平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的講話,旗幟鮮明地闡釋了中國的文明觀、外交觀和發展觀,尤其是關于在中東“不找代理人”“不搞勢力范圍”和“不填補空白”的宣示,非常清晰地勾勒出中國經略中東的框架和底線。
這些高屋建瓴的政策性、綱領性文件和表態,凝煉中國“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和“治大國如烹小鮮”等治理理念和傳統智慧,著眼中東整體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為中東擺脫政局動蕩和發展滯后提出特色鮮明的破解之道和整體方案,并兼顧到中東國家具體需求和傳統大國的利益關切,積極進取而不乏謙和謹慎,求真務實而不乏周全縝密。
其次,重點突出而又全面開花。中東國家眾多,民族、宗教、文化和對外關系類型繁多而復雜,矛盾盤根錯節,只有抓住關鍵才能綱舉目張。習近平主席首訪三國都是資源稟賦特殊且具有超越地區影響力的重要國家,是世界大國歷來謀劃中東戰略的基石和支柱,也是中國拓展中東外交,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和統籌全球外交一盤棋的地區節點國家。
通過此次中東行,中國完成和完善了與沙特、埃及和伊朗戰略伙伴關系的全面提升,必將通過它們帶動中國與中東地區關系的系統性升級和全方位深化,有助于雙方繼承和增值歷史友好交往寶貴資產,推動中國與中東國家、中華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繼續攜手共進,迎接現代化和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并對世界文明格局和人類和平事業產生深遠而廣闊的影響。
其三,高瞻遠矚而又腳踏實地。這次訪問是合作之旅、發展之旅和共贏之旅。中國與中東都面臨著發展與繁榮的共同任務,習近平主席此行提出幫助中東實現工業化的宏偉目標,主張與中東各國共建、共有和共享“一帶一路”,提出在尊重地區人民自己選擇發展道路的前提下分享中國快速成長經驗,可謂站得高,看得遠,并且立足現實。
習主席訪問期間,中國與三國分別簽署種類豐富、形式多樣和針對性強的合作協議,將“1+2+3”的經貿合作布局構想落到實處,并促成三國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無縫對接。中埃合作立足于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和工業化體系的建立,幫助9000萬人口破解就業瓶頸、實現經濟振興;中沙合作聚焦深化能源、產能和貿易便利化合作,幫助沙特實現經濟結構優化;中伊合作集中于“一帶一路”框架內的全域合作與升級。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種項目、協議、諒解備忘錄一一簽署,使中國和中東三國新年抬頭見喜,收獲頗豐。
中東是大國試金石,也是霸權埋葬場。中國正以自己獨特的外交理念和交往方式經略中東,深耕細作,相信中東是中國向大國和強國晉級的大舞臺,中國也絕不會在中東重蹈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大國的覆轍。
(作者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學院教授)
責編/譚峰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