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很多大城市,如紐約、巴黎、東京等地曾多次舉辦重要國際會議和大型國際賽事、會展,2020年夏季奧運會將再次花落東京。重要國際會議和大型賽事、會展,對主辦城市的中心地位的提升作用明顯,而城市中心地位的提升又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增強。舉辦奧運會的城市還可以帶來會展經濟的溢出效應。會展經濟是以會展業為支撐點,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展覽會、博覽會和國際會議,傳遞信息、提供服務、創造商機,并且利用其產業聯帶效應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一種經濟模式。會展經濟具有強烈的城市經濟特色,它通過發展會議業、展覽業,擴大產、供、銷的合作,進而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壯大城市經濟實力。會展經濟的經濟溢出作用,更體現在促進舉辦城市自身的產業發展,能夠通過產業鏈、基礎設施建設、區域協調等途徑對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大大增加舉辦城市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進而帶動整個國家的經濟增長。而在所有會展中,奧運會是影響最大的,特別是今天的互聯網信息時代,奧運會又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更強化了集聚和溢出效應的疊加功能。
挖掘奧運精神底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更高、更快、更強”充分表達了奧林匹克運動所倡導的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奮斗精神,可以激勵人們團結拼搏,進而推動整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這種奧運精神適用于各行各業和各個領域。奧運會具有很強的號召性,奧運精神也激勵人們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團結進取、頑強拼搏,有助于國家和民族擰成一股繩,共同度過經濟危機和各種困難艱險的挑戰,實現經濟社會的更好發展。
和過去其他城市舉辦的奧運會相比較,里約奧運會顯得有些“簡約與窮酸”,這是因為巴西近年經濟遭遇嚴重衰退,再加上巴西政府的干涉政策和貪腐丑聞,還有因經濟衰退影響,巴西近半民眾不贊成舉辦奧運會,導致里約沒有財力來舉行一場類似2008年的中國北京,或是2014年的俄羅斯索契那樣的奧運會。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投資成本僅僅為41億美元,與其他舉辦城市動輒幾百億美金的投入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盡管人們吐槽里約奧運會場館過于簡陋、一些運動員的公寓不及中國的快捷酒店、水上運動的水質不能保證、多國運動員和代表團成員遭遇里約小偷……,但里約奧運會還是給世界帶來了很多的驚喜。它所展現的綠色、性感、桑巴、溫情……構成了這屆開幕式的靈魂。開幕式用真心和熱情傳遞愛與理想,在當今這個經濟、政治和宗教沖突不斷的世界傳遞寬容,號召人們熱愛我們共同生活的星球,保護環境、保護世界。里約奧運會給深陷經濟低谷的巴西帶來的就是這樣一種不斷進取、永不滿足、不屈不撓的力量和精神。里約奧運對巴西經濟社會影響將是深遠的,有望幫助巴西人民走出經濟困境、跳出政治風波陰影,重塑新興經濟體的輝煌。
同樣,奧運精神對今天之中國,更是一種無形的團結力量。奧運會“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底蘊,則是激勵國人永遠進取的力量。特別是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克服困難、拼搏進取、勇奪金牌,詮釋了30年來女排不懈的奮斗精神,激勵國人團結拼搏,推進中國改革和各項建設事業。這種力量,對于中國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
放眼眺望2022年,中國的北京和張家口將承辦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它對于地區與國家的經濟結構調整和投資集聚帶來了寶貴的機遇和溢出效應。2022年北京和張家口冬季奧運會,拉動建筑、交通、通訊、物流、食品、旅游等產業的發展,必然會從需求方的發力支持和配合中國經濟“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中國經濟結構再平衡,實現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當然,對于2022年北京和張家口冬奧會,我們既要樂觀計算冬奧會的經濟收益賬,也要認真對待冬奧會的經濟成本賬,力爭做好成本管控,實現成本最小和收益最大化。
(作者為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參考文獻】
①《辦一屆奧運會要花多少錢》,《第一財經日報》,2016年8月4日。
②《2020年東京奧運會能否再現1964年經濟奇跡》,新浪網,2013年9月10日。
③連建明:《奧運會能不能帶來一些經濟紅利》,新民網,2016年8月9日。
④《蒙特利爾的奧運陷阱》,毅濤譯,《新民晚報》,2016年8月15日。
⑤《2000年悉尼奧運會:奧運文化經濟典范》,中國經濟網,2012年7月5日。
責編/張寒 美編/王夢雅(見習)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