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金融新常態發展,是繼經濟發展新常態之后的必然現象。為適應互聯網金融新常態化發展,應穩妥處理互聯網金融專業化與多樣化的矛盾,積極強化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合作,優化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措施。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 新常態 新表現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互聯網金融新常態的新表現
自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為了保持經濟的中高速穩定增長,我國各級政府不斷對經濟結構進行優化調整。與此同時,互聯網金融、消費與投資等組織業態也發生了深刻變化。金融消費形態逐漸向個性化、多樣化的新技術、新產品轉變。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新常態化主要有三大新表現,分別是與經濟結構調整的“互動”發展、與傳統金融的“競合”發展、與科技創新和監管強化的“同步”發展。
與經濟結構調整的“互動”發展。互聯網金融新常態化發展加快了商業模式創新,滋生了新的投資機會,我國產業經濟組織隨之也出現了智能化、專業化、小型生產化等特征?;ヂ摼W金融發展遵循的平等、開放、自由的特性,使得我國個性化互聯網金融定制成為可能,加速了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個性化、多樣化與小型化發展?;ヂ摼W金融推進了我國要素市場的改革,加快了經濟結構調整與優化。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不僅要從第一、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調整,而且要從中低端供給向高端供給調整,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互聯網金融作為經濟發展中的新增長點,一方面,互聯網金融是經濟增長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也充當著拉動經濟增長的角色,即經濟發展中的催化劑。互聯網金融具有較強的社交粘性,廣泛地涉及各種各樣的客戶,有利于將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與智能化、專業化、小型化的生產相結合,推動小微型企業發展,為客戶提供跨地域、跨規模的融資平臺,使得富余資金流向小微企業,為經濟增長開辟全新的增長點?;ヂ摼W金融通過拉動經濟結構調整,實現與經濟結構調整的良性互動。
與傳統金融的“競合”發展。在利率雙軌制的模式下,我國的管制利率與市場利率之間存在較大的套利空間,加快了我國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以支付寶中的“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基金迅速興起,掀起我國現代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的浪潮,分流了傳統金融機構的存款,致使我國傳統金融的存款利潤、客戶資源等方面都受到了嚴重的沖擊。隨著存款利率的不斷下調,“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基金的利率也大幅下降,“荷包”等高利率金融產品的風險性較強,促使客戶又傾向于投資正規的金融機構。自2016年10月12日起,支付寶也將對提現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每個支付寶賬戶累計僅有2萬人民幣免費額度,超過部分將收取1‰的手續費。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與傳統金融市場由競爭向“競合”轉變,既解決了互聯網金融的惡性競爭現象,也避免了傳統金融客戶粘性的下降?;ヂ摼W金融的“鯰魚效應”使得商業銀行放棄大額的存貸差,進而加大各類理財產品的創新力度。傳統金融機構積極創新金融服務與金融產品,逐步推進“互聯網+金融”模式發展。例如,多家商業銀行正利用金融數據優勢全面部署金融平臺,不斷向互聯網金融進軍,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信貸服務。同時,部分商業銀行還與電商合作,在“互聯網+金融”的電商金融中作出新的嘗試。總之,在新常態互聯網金融中,我國的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兩者存在“競合”發展的新特征。
與科技創新和監管強化的“同步”發展。在互聯網金融的新常態化模式下,我國的人口、土地、資源等紅利與傳統經濟增長的動力逐步減弱,未來經濟的發展必將依靠創新。科技創新和監管強化是盤活我國經濟發展的最有效手段,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ヂ摼W金融創新不僅改變了傳統金融市場本身,更會影響到與金融息息相關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微型企業??萍紕撔箩尫帕私洕l展的活力,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主要助力。在新常態背景下,為了保持我國經濟的中高速發展,中央與各級政府大力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模式,中小微企業成為創新的重要經濟體。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恰好緩解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推動了中小微企業的創新發展。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小微企業,互聯網金融也不斷創新服務產品,健全互聯網金融體系。但是,與傳統的金融機構相比,互聯網金融仍存在高風險、弱管理問題。因此,互聯網金融發展應與監管強化“同步”,加快互聯網金融的規范化建設,降低互聯網金融的投資風險,不斷優化互聯網金融的供求結構,利用科技創新與監管強化來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制度,降低互聯網金融的投資風險,利用法律法規約束與政府監管等手段,有效杜絕互聯網金融詐騙。在我國互聯網金融新常態化背景下,我國政府應對互聯網金融進行觀察,相關的金融監管部門應正確認識互聯網金融,盡快出臺并落實互聯網金融創新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互聯網金融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為中小微企業服務。互聯網金融已成為現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互聯網金融的新常態化發展模式也在科技創新和監管強化中不斷完善??梢姡洕l展的新常態引發了互聯網經濟的新常態,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也從迅速發展階段轉向中高速穩定發展階段,與科技創新和監管強化“同步”發展。
適應互聯網金融新常態的政策建議
穩妥處理互聯網金融個性化與綜合化、專業化與多樣化的矛盾?;ヂ摼W金融由迅速發展轉向中高速發展,步入了發展新常態。一方面,我國互聯網金融依托個性化服務發展,為客戶提供定制式個性化服務。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個性化服務與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綜合化服務不斷融合,互聯網金融平臺從客戶個性化需求節點入手,通過大數據來創新互聯網金融產品,搜集用戶在互聯網金融平臺留下的各類交易信息,挖掘用戶的潛在消費需求,通過用戶的消費需求來創新互聯網金融產品,設計與組織新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模塊,為客戶提供個性化與綜合化的服務需求。另一方面,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逐步趨于穩定,其對專業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互聯網金融的服務領域、服務產品、技術支持、平臺主體及要素風險也越來越多,使得互聯網金融新常態面臨著較多的考驗與挑戰。
積極強化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合作,提升兩者的合作融合力。在互聯網金融發展新常態模式下,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必將保持金融融合發展模式。一方面,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由線下服務,轉向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發展模式。傳統商業銀行積極引入互聯網手段,創新互聯網思維與互聯網技術,主動嘗試發展電商金融、移動金融等新業務、新產品。有些商業銀行主動與互聯網企業合作,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的線上服務。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也從線上服務轉向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發展模式。第三方支付的初級階段是替代傳統金融機構的支付功能,此時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存在激烈的競爭關系。在互聯網金融新常態背景下,第三方支付與傳統金融機構正緊鑼密鼓地籌備合作。例如,蘇寧云商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已獲得傳統民營銀行的牌照,可謂是一項成功的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合作,提升了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合作融合力。
優化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措施,尋求動態創新與風險防范的平衡點。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需要完善的法制化監管體系,中國人民銀行責無旁貸。由央行牽頭,出臺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適度監管、創新監管、協調監管、分類監管互聯網金融平臺。梳理、細化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范圍與業務模式,明確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主體,建立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合作機制,既不能對互聯網金融的動態創新監管“太過”,也不能放任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即監管“太少”。相關金融部門的監管應堅持科學、理性、適度的原則,針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不同階段落實有針對性的措施,積極更新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機制。同時,發揮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的作用,建立多方聯動監管模式,尋求互聯網金融監管中動態創新與風險防范的平衡點。
(作者單位分別為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澳門城市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①胡堅:《淺析互聯網金融風險及其防范》,《人民論壇》,2016年第1期。
責編/楊鵬峰 賈娜(見習)美編/王夢雅(見習)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