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特殊性,文章提出了城建檔案管理工作的創新觀念:構建頂層設計、實施六位一體責任制,加快復合型人才培養、提升服務創新能力,增強對檔案管理工作的指導力度,以轉變觀念為先導、創新服務,提高海綿工程檔案信息資源管理,搭建行業互聯網平臺和移動平臺。
【關鍵詞】海綿城市建設 城建檔案管理 創新 【中圖分類號】F29 【文獻標識碼】A
海綿城市(Eco-sponge-City)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海綿城市建設的目的是讓城市水能夠實現長久的自然滲透、自然積存、自然排放的海綿功能。它具有極強的跨學科、跨領域的特點,文件材料及載體種類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目前看,城建檔案服務能力仍不能完全順應時代的要求。確切地說,提高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檔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方法,最大限度開發檔案信息資源以滿足海綿城市建設工程的需要,已成為城建檔案管理人員的共同目標。
構建頂層設計,實施六位一體責任制
海綿城市建設由若干個互動式體系組成,包括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監理和投資等六個環節。其中規劃環節,涉及到海綿城市規劃關鍵技術研究和運用、與其他專項規劃(城市水系規劃、綠地系統規劃、排水防澇規劃和道路交通規劃等)的有效協調;在設計和建設環節,涉及到建筑與小區、城市道路、城市綠地系統與廣場、城市水系以及單項技術;在建設與運營環節,主要涉及透水鋪設、屋頂綠化、生物滯留設施、下沉式綠地、滲透塘、滲井、調節塘、調節池植草溝、植草緩沖帶、初期雨水棄流設施和人工土壤滲濾等;在監理環節,主要從政府職能和服務出發,由城管、規劃、建設、水利、水務、環保和綠化等部門參與,具有極強的跨學科、跨專業的特點。
為保證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檔案資料的延續與完整,首先,要建立以城建檔案館為牽頭的檔案管理工作小組,統籌、協調并制定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各個階段的崗位責任制,建立系統的工程檔案管理制度、任務分解和計劃進度表等。
其次,發揮城建檔案管理部門的聯動管理機制優勢,保證各單位溝通及時順暢。由于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六方(設計、設備、材料、施工、運營和模擬)進駐項目的時間不同,使用的技術規范和行業標準不同形成的資料各異。檔案管理機制形成六部門齊抓共管的協助模式,城建檔案管理人員通過與項目管理人員(施工員、監理員、材料員、安全員、造價員)的當面交流,協助海綿城市建設單位可將檔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互相通報,鎖定癥結,將其化解在源頭,并努力實現六部門檔案文件資料、載體的有效銜接,形成統一的、融合的海綿城市建設檔案資料的新態勢。
加快復合型人才培養,提升服務創新能力
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涉及城市規劃、給排水、風景園林、環境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學、經濟學、自動化和機電與控制專業。檔案資料的多元化和檔案服務的大眾化迫切需要更多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檔案復合型人才是提高檔案管理與利用的靈魂。作為檔案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必須是熱愛檔案事業,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服從領導、合作與協調能力強;富有進取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治學嚴謹,業績突出,身體健康;熟悉國內外檔案管理法規,在檔案法治建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上作出顯著成績的人。既能在檔案專業以外多個領域大顯身手,又能在海綿城市建設檔案管理領域出類拔萃,使檔案管理達到理論上創新 、技術上創新、服務上創新等。
增強對檔案管理工作的指導力度
開展面對面的檔案業務指導工作。檔案管理部門通過對六方的檔案專業技術知識培訓、業務指導、專題講座等方式提升全體工作人員對檔案管理的重視程度,吸取最新的檔案管理理念。
根據海綿城市建設運作規律,講解《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辦法(試行)》(建辦城函{2015}6535號)、《城建檔案業務管理規范》(CJJ/T158—011)和《建設電子文件與電子檔案規范》(CJJ/T117—2007)的具體要求,確定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檔案歸檔的范圍和內容,告知編制組卷方面的注意事項。
加強檔案管理的保密性、安全性,保證做好海綿城市建設檔案的收集、整理、鑒定、保管、編研和利用等工作。通過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和考核手段實行行政問責制。保證文件材料的真實、齊全、完整和長期可讀,從而有利于國家記憶的長久傳承。
以轉變觀念為先導,創新服務
檔案部門要以服務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宗旨。城建檔案部門應轉變傳統觀念,變被動服務為超前主動服務。
首先,親臨施工現場,整理施工前已經形成的文件資料。城建檔案管理人員應提前親臨現場檢查設計、設備、材料階段形成和積累的文件資料,建立目錄或臺賬,確保檔案不流失、不散失,從源頭上重視檔案資料歸檔的相關材料和佐證材料的整理、匯總和歸檔,使施工單位在文件資料整理過程中少走彎路,避免重復勞動。
其次,對海綿城市建設工程質量要進行全程跟蹤。嚴格按照文件資料,對海綿城市建設工程內容進行全面考核。建設單位在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后,城建檔案館要派專人負責全程跟蹤,進行業務指導。
再次,對工程項目進行預驗收。海綿城市建設工程體系龐大,包括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監理和投資六大環節。項目驗收可將竣工后整體驗收模式轉變為竣工前階段式預驗收模式。項目建設單位階段性完工后可向檔案工作小組提出預驗收申請,檔案館驗收人員在現場查驗提出整改意見后按照驗收流程開展后續工作,為海綿城市建設工程節省時間成本。保障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檔案資料“源頭—中途—竣工”之間合理銜接。
提升海綿工程檔案信息資源管理
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檔案是指具有保存利用價值的各種載體的原始記錄。為便于管理,城建檔案館應設置相關海綿城市建設檔案庫房或專區把接收的檔案進行優化。
首先,成立檔案鑒定工作小組,用全面、歷史、發展的觀點,充分認識和科學評估檔案對國家和社會的保存價值。檔案鑒定時應以卷為單位,逐頁審查根據檔案價值明確提出存毀意見,對仍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要重新劃定保管期,對失去保存價值的檔案要編制銷毀清冊。鑒定工作完成后應剔除已失去保存價值的檔案和重復檔案以優化館藏質量。
其次,根據工程特點建立一個直接服務于海綿城市建設的檔案信息專題數據庫。圍繞這一專題檔案信息資源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歸納,進而綜合敘述形成海綿城市建設的檔案信息。對驗收合格的完整數據及時備份,還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檢驗數據信息、文件數量的準確與完整,同時進行多套備份,異地保存。數據備份后應在相應的備份介子上做好標簽,以便查找和管理。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檔案管理工作依法接受國家、省級和地方檔案行政部門的監督、檢查和指導。
行業互聯網平臺和移動平臺建設
海綿城市建設工程項目分散、環節多,因此需建立行業網站以及移動平臺接口與海綿城市建設體系(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監理和投資等六個環節)建立相關信息實時共享的網絡。例如,建立城建檔案專題博客群加強體系間的交流與互動;利用IM建立資料員與檔案專業人士之間的對話平臺,擴展檔案從業者之間的聯系等。城建檔案館可分別授予各共享單位查閱權限,同時必須簽訂安全保密協議,運用加密、數字水印、數字簽名等技術對檔案信息進行保護。
建立互動式檔案展廳,推進海綿城市國家、區域性聯系和會展的舉辦,擴大試點地區之間溝通交流,增加試點示范城市經驗的傳播和共享,以促進海綿城市建設產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江市規劃局丹徒分局)
責編/王坤娜 美編/楊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