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黨的紀律和規矩這把“尺子”,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四種形態”抓住了一些黨員干部由好到壞的演變關鍵,“大問題”都是從“小問題”步步發展起來的,而“小問題”的出現往往是從不守紀律、破壞規矩開始的,一些地方、單位黨的建設出問題,也往往是綱紀不彰、法度松弛導致的。所以,執行好、發揮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必須把重點放在紀律上,拿起紀律這把“尺子”丈量黨員、黨組織,用紀律管住大多數,靠紀律維護整片“森林”生態。
緊牽黨委紀委這兩個“牛鼻子”,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黨委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領導者、執行者、推動者,對落實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負主體責任。紀委是監督主體,也是執紀主體,更是問責主體,要轉變職能,聚焦主業,轉化方式,強化監督,轉變作風,加強自身監督,解決“燈下黑”問題。
緊織抓早抓小監督“密網”,讓早發現早處置成長效。首先要“嚴”字當頭,紀律底線不容突破,必須把紀律底線架在法律底線之上,牢牢把住紀律“關口”,防止黨員干部違紀;其次要突出抓早抓小,一經出現萌芽性、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就要早提醒、早批評、早糾正、早處理。最后要把監督做到位,堅持黨內監督和黨外監督結合,構建“黨群同參、循環共促”的綜合監督新格局。
(作者分別為重慶交通大學思政部教授;重慶交通大學碩士研究生)
【注:本文為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2016年度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專項課題“習近平同志全面從嚴治黨思想體系研究”(項目編號:2016ZDZT13)成果】
責編/張蕾 美編/楊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