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明確提出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奮斗目標,這是對中國夢四川篇章的形象描述,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四川行動。我們一定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奮力譜寫中國夢四川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關鍵詞】美麗 繁榮 和諧 中國夢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確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戰略高度,鮮明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成為激勵中華兒女團結奮進的高昂旋律、思想引領和精神旗幟。今年,我們黨將召開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勾畫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必將進一步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明確提出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奮斗目標,這是對中國夢四川篇章的形象描述,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四川行動。美麗代表著整體形象,目的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家園,充分綻放四川山水人文之美、巴風蜀史之韻;繁榮代表著綜合實力,目的是實現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的歷史跨越,充分展現四川百業競發之興、萬商云集之盛;和諧代表著社會狀態,目的是促進發展成果更好由人民群眾共建共享,充分彰顯四川安居樂業之幸、政通人和之福。三者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體現了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涵要求,內在統一于譜寫中國夢四川篇章的生動實踐,是事關四川長遠發展的總目標。
經過這些年的艱苦努力,我們實現了“十二五”圓滿收官和“十三五”良好開局,全省經濟總量達3.27萬億元,產業結構、動力結構、要素結構、區域結構、城鄉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發展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新舊動能正在加快轉換,四川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為建成美麗繁榮和諧四川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也要清醒看到,在四川這樣一個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的西部大省,要實現這一奮斗目標,絕不會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帆風順,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獲得成功。我們必須始終保持專注發展、轉型發展定力,堅持“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省工作主題不動搖,堅定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奮力推進“兩個跨越”,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
建設美麗四川,就是要打造生態宜居這張名片,讓城鄉環境面貌“靚”起來
天府四川山河壯麗、風光怡人,是長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我們必須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樹牢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始終把推動綠色發展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為保護長江母親河、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堅決守住生態紅線,努力讓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全方位推進綠化全川行動,抓好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加強重點流域生態保護,加快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積極打造綠色生態走廊。持續用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突出抓好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全面推行河長制,以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為重點實施水污染防治“四大工程”,強化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控和整治,努力讓人民群眾呼吸上清新空氣、喝上干凈水、吃上放心食品。
致力于建設綠色家園,讓人居環境更加優美。在企業,大力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形成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生產方式。在城鎮,科學規劃布局城市群、城市內和城市周邊綠地系統,建設一批美麗城市、美麗街道、美麗社區,讓城鎮生活更加貼近自然生態。在鄉村,全面推進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和農村環境集中連片綜合整治,加快彝家新寨、藏區新居、巴山新居、烏蒙新村建設,打造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麗新村,充分展現美好田園風光。
2016年1月13日,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來到蘆山縣龍門鄉龍門古鎮新街調研,了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入駐商家營運、重建金融服務等情況
著力健全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推動形成共建共享生態治理格局。加快建立綠色發展考核評價機制,完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鼓勵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居住,切實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綠色發展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良好社會風尚。
建設繁榮四川,就是要實現綜合實力整體抬升,讓發展質量水平“優”起來
四川發展正處在由量變到質變積累、從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的關鍵階段,必須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經濟總量大、經濟結構優、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的經濟強省。
向創新創造要動力,加快推動四川邁過轉型升級歷史關口。堅持“轉型才能更好發展,后發也要高點起步”,扎實抓好全面創新改革“一號工程”,落實好改革試驗9張清單,打通軍民融合、科技與經濟結合、科技與金融結合“三個通道”,力爭在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生物醫藥、軌道交通、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打造一批萬億級、五千億級、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持續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以創新供給帶動需求擴大、實現發展轉型。
向協調發展要潛力,優化重塑四川發展振興經濟版圖。加快形成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新格局,在提升成都首位城市、發揮極核輻射帶動作用的同時,著力次級突破,夯實底部基礎,培育更多經濟總量過2000億元、1500億元的市(州)經濟梯隊,打造更多經濟總量過300億元的經濟強縣。加快構建城鄉一體新形態,扎實推進四大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宜居宜業縣城和小城鎮建設,繼續開展“百萬安居工程建設行動”“百鎮建設行動”等,破除城鄉二元結構,讓城鄉居民共享現代生活。
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到道孚縣八美鎮雀爾村調研旅游新村建設情況
向改革開放要活力,不斷增添四川區域競爭新優勢。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推動農業農村、國資國企、財政金融、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的突破,著力釋放更多改革紅利。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大力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契機深化對外經貿合作,高水平建設中德、中韓、中法等國別園區,對標先進招大引強,著力打造面向全球、服務國家的開放型經濟高地。
建設和諧四川,就是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群眾物質精神生活“富”起來
四川是一個多民族人口大省,讓9000萬各族群眾過上好日子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進社會公平正義、誠信友善,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步實現奔康致富。
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創造更加富足美好的幸福生活。既突出抓好平均數、大多數,又特別關注關照極少數貧困人口,把“蛋糕”做大分好,持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舉全省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聚焦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扎實推動“3+10”組合拳和省委系列部署精準落地落實,念茲在茲、唯此為大,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不落下一戶一人。全面推進社會事業發展,統籌抓好教育、衛生、體育等各方面工作,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眾。
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形成昂揚向上的濃厚氛圍。堅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基礎工程,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廣泛宣傳“四川好人”,講好“四川故事”,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不斷為譜寫中國夢四川篇章夯實思想基礎、凝聚強大力量。
深入推進法治四川建設,營造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堅持治蜀興川重在厲行法治,統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持續抓好“法律七進”和基層法治示范創建,扎實推進藏區彝區依法治理常態化,不斷鞏固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社會風險評估預警機制,堅決守住社會穩定、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三條底線”,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全面推進從嚴管黨治黨,不斷鞏固發展良好政治生態。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必須以堅如磐石的意志和抓鐵有痕的決心繼續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嚴格落實《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把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作為重要任務,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認真踐行好干部標準,堅持“重品行、重實干、重公認”用人導向,切實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在持續用力正風肅紀、旗幟鮮明懲治腐敗的同時,扎實抓好紀律建設和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教育引導全省黨員干部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堅定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努力交出一份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合格答卷。
四川發展已經開啟新的歷史征程,美好前景激勵全省人民一起砥礪奮進。我們一定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奮力譜寫中國夢四川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責編/高驪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