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當前基層黨建信息化建設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應重塑信息化思維,加強黨員干部的新媒體素養培育,優化基層黨組織人才結構。促進新媒體與現有信息化平臺的深度融合,進一步健全新媒體信息化平臺建設保障機制,為新媒體時代基層黨建的信息化發展創造條件。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基層黨建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新媒體的發展加速了社會生產與生活實踐現代化的歷史跨越。新媒體能夠為當前我國基層黨建工作創造一個高效、便捷、信息通達的新型服務及宣傳平臺,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基層黨建信息化發展水平。
基層黨建工作信息化發展適逢新媒體時代機遇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將引發基層黨建工作思維的深層次變革,信息化工作理念將代替傳統工作方式下的固有思維,為基層黨建工作的深化改革創造精神條件。近年來,我國許多政務新媒體信息平臺發展較好,對微博、微信等信息平臺的利用比較充分,這一方面促進了政務公開,另一方面更提升了工作效率。這些成功的做法大大啟發了我國基層黨建工作的思維,使基層黨員干部意識到依托新媒體大力發展黨建工作信息化的益處,鼓勵黨員干部在不斷探索中形成基層黨建信息化的創新思維。
新媒體時代為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促進了基層黨建工作方式的轉換。新媒體平臺信息傳送量巨大,具有交互性、及時性、表達方式鮮明等特點,這些優勢為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條件。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和特點開展基層黨建工作,可促使基層黨建一方面繼承傳統黨建工作的成熟經驗和原則,另一方面能夠保證基層黨建工作的與時俱進。促進政務與宣傳工作理念和方式的創新,并借助新媒體的技術優勢促進基層黨建工作信息化的深度發展。
新媒體平臺蘊含豐富的自我教育資源,有助于促進基層黨員干部的自主學習。基層黨建信息化的深度發展,要求黨員干部要在新媒體技術方面保持一定的先進性。這種先進性作為黨員干部綜合素養的構成要素,應在推進基層黨建信息化從初級、中級水平向著高級水平發展的過程中充分地發揮作用。為此,黨員干部的自主學習尤為關鍵。新媒體平臺信息更新快,學習教育專題內容豐富,為黨員干部的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的資源條件。
黨員干部的新媒體素養有待提升
目前我國基層黨建工作已基本完成了初級信息化建設,黨建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取得了一系列黨建信息化發展成果。但從當前基層黨建工作的實踐來看,還存在個別突出問題。
新媒體及信息化的思維尚未形成。當前,少數基層黨員干部對利用新媒體促進黨建工作信息化的方式存在片面認識,在潛意識中回避新媒體政務公開,不愿在群眾的“鏡頭”下開展工作;對新媒體平臺存在擔憂心理;對新媒體融入黨建信息化體系缺少認同。由于認識的表淺,在新媒體平臺的利用中存在隨意性,導致基層黨建仍然采取傳統工作方式與初級信息系統配合的模式,且官方網站開發利用程度不高,信息化水平不足。
黨員干部的新媒體素養有待提升。基層黨建的信息化發展應涵蓋全體人員,要求黨員干部應具備較高的新媒體素養,包括新媒體道德、新媒體技術以及新媒體思維等多種能力。目前,基層黨組織的信息化建設往往由信息技術部門主導,專職專員維護,其他黨員干部對新媒體信息化平臺的利用率不高。一方面,年齡偏長的黨員干部,由于對新媒體信息化平臺接觸較晚,因而對新媒體的駕馭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少數青年黨員干部的基層工作對新媒體十分依賴,頻繁使用微博、微信聯絡群眾,不爬樓、不敲門、不談心,對群眾路線的踐行體現出形式化特點,導致干群關系淡化。
新媒體技術優勢與信息化建設的融合不足。由于新媒體平臺尚未與現有信息化平臺實現工作程序和分工上的對接,因而現有信息化平臺的輻射力難以有效發揮。新媒體平臺對基層黨組織網站的宣傳不足,導致政務公開不及時,線上、線下互動不緊密。黨員干部的教育專題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快速轉發,不利于黨員干部的自主學習。此外,盡管對微博、微信的利用具有受眾廣泛的優勢,但基層黨組織建設仍然缺少集便民服務、黨員教育、政務公開、利益訴求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獨立性新媒體信息化移動終端平臺,還應進一步加強新媒體與信息化建設的融合。
新媒體信息化平臺建設保障機制不健全。第一,資金保障不到位。近幾年來,我國對基層黨組織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同時也存在重復開發等問題,資金浪費情況客觀存在。此時開辟新媒體信息化獨立平臺缺少充足的資金保障,使平臺開發無法步入正軌。第二,缺少人才保障。基層黨組織隊伍在人才遴選方面存在諸多顧慮,對信息化技術人才的引進比例較小,缺少新媒體技術過硬又具有黨建經驗的復合型人才,同時存在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專業結構的不均衡問題。第三,運行機制不健全。主要體現為制度規范不詳細,缺少突發新媒體輿情應對機制,獎懲及常態化考核制度不合理,限制了新媒體信息化平臺的發展。
促進新媒體與現有信息化平臺的深度融合
深刻認識新媒體時代環境,重塑基層黨建信息化思維。應加快轉變思想,營造基層黨組織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氛圍。信息技術部門應發揮出在組織內部牽頭開展新媒體理念宣傳的作用,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主動探索提升黨建工作信息化措施,形成與時俱進的工作思維,積極迎接新媒體時代的挑戰,在基層黨組織上下達成依托新媒體推進黨建工作信息化發展的心理共識。用信息化思維代替傳統保守思維,用開放的心態與高遠的視野對待新媒體信息化平臺發展。
加強黨員干部新媒體素養培育。其一,設計基層黨員干部新媒體素養培育的合理方案,對不同年齡、學歷、專業以及工作經驗的黨員干部采取差異性、階梯化的培訓。應以常態化培訓為主,季度、年度集中脫產培訓為輔,充分利用新媒體網絡開放性在線培訓平臺,引導黨員干部自主學習,自覺提高新媒體技術應用水平。其二,持續開展新媒體作風教育。培育黨員干部的新媒體道德意識,使黨員干部正視和自覺接受新媒體平臺上的群眾監督,提升對新媒體信息的辨識和篩濾能力。
促進新媒體與現有信息化平臺的深度融合。目前我國基層黨組織信息平臺主要分為內部工作系統以及外部官方網站兩個類別。但實際上內部工作系統的信息化發展水平比較有限,而外部的官方網站缺少廣泛的影響力。群眾利益訴求渠道不通達,登陸及驗證程序繁瑣,受眾個人信息隱蔽性不足,導致信息化平臺缺少深層次的開發和利用。因此,應進一步促進新媒體與現有信息化平臺的深度結合,加強基層黨建新媒體信息化綜合獨立平臺的開發,使基層黨建APP集合政務信息公開、便民服務操作、教育學習專欄、利益訴求反饋等多種功能,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信度與效度。
健全新媒體信息化平臺建設的保障機制。首先,應善用信息化建設資金,避免基層黨建新媒體信息化平臺的重復建設,力求資金使用充分、投資精準,減輕財政負擔,避免國有資產浪費。其次,加強人才保障。應面向社會,吸納掌握新媒體技術并具有較高思想政治素養的青年人才,培育和發展復合型黨員,優化基層黨組織的人才結構。最后,運用系統思維優化基層黨建信息化發展的運行機制。完善新媒體的民主制度,推進決策民主化,對新媒體信息化平臺的利用進行制度規約。引進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優化黨員干部信息化建設的考核及獎懲規定。完善突發新媒體輿情的應對機制,為基層黨建信息化發展提供保障。
總之,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為基層黨建工作的深化改革帶來了重要的契機,加速新媒體與傳統黨建信息化發展的深度融合,是增強基層黨組織時代性和戰斗力的必然選擇。應積極面對當前基層黨組織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重塑信息化發展思維,加強黨員干部的新媒體素養培育,促進新媒體與現有信息化平臺的結合,不斷完善相應保障機制,從而增強新媒體時代基層黨建信息化發展的實用性、有效性與全面性。
(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①張波:《基于新媒體的城市社區黨建創新研究》,《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6年第8期。
②薛文杰:《新媒體時代與執政黨建設》,《理論視野》,2015年第12期。
責編/王坤娜 美編/楊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