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7日電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17日表示,從去年9月份以后,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就一直在持續回升,民間投資還有條件延續這種回升態勢。他指出,從目前整個經濟發展勢頭來看,已體現出實體經濟好轉,下一步更多資金、資源會脫虛向實,實體經濟有條件實現更好的發展。
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17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會上,有記者提問,民間投資一季度是57313億元,增長7.7%,比前兩個月加快了1個百分點。從現在來看,民間投資的整體勢頭是否已經出現了回暖?民間投資是實體經濟的反映,實體經濟是不是也在逐步向好?
資料圖:南京龍潭港擺放著的進出口集裝箱。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毛盛勇對此作出解答。他稱,一季度,民間投資增速比1-2月份加快了1個百分點,增長了7.7%;制造業投資一季度增長5.8%,比1-2月份加快了1.5個百分點。為什么比較注重看民間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因為制造業投資更多是私營企業為主,更多反映了市場內生動力和市場的活力。從去年9月份以后,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就一直是從比較低的水平在持續回升。
他介紹,去年針對民間投資水平比較低、下降比較快的情況,國務院專門進行了研究,而且下發了文件,派出了督導組到各個地方督導。從那以后,民間投資得到了各個地方的高度重視。民間投資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一直呈現回升態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回升的態勢還是有基礎的。
為什么這么說?他表示,第一,市場的供求關系總體在趨好,市場活力有所改善,為民營企業的投資和發展創造了比較好的條件。
第二,現在包括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對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包括“放管服”的改革、市場準入、PPP項目的加快推進,有利于帶動民間投資的發展。所以,從下一個階段來看,民間投資還有條件延續這種回升的態勢。
他指出,振興實體經濟是今年我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四大重點工作之一。實體經濟包括制造業,也包括服務業。從目前整個經濟發展的勢頭來看,已經體現出了實體經濟的好轉。下一步,隨著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包括很多資源更多的從虛擬經濟中走向實體經濟,下一步更多的資金、更多的資源會脫虛向實,增加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再加上很多政策的引導,實體經濟有條件實現更好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