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促進居民文化消費觀念與文化產業發展步伐相一致,需要加強居民文化消費觀念與文化產業的協調發展。一方面,以文化產業發展為主導,引導居民樹立積極的文化消費觀念;另一方面,以居民消費觀念為引導,整合文化資源和文化產業。
【關鍵詞】文化 消費觀念 文化產業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在文化產業主導下,我國居民文化消費觀念發生了轉變與更新,尤其是黨的十八大對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消費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文化消費應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我國居民文化娛樂消費日益增加,教育消費仍然占主導地位
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不斷推進,居民的文化消費結構逐漸發生變化,總體來看,文化娛樂消費日益增加,教育消費仍然占主導地位。
在文化產業主導下,文化娛樂消費穩步上升。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人們對文化娛樂需求不斷上漲,文化消費也在市場經濟作用下呈現出強勢增長趨勢。特別是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成熟,為文化產品創新創造了有利條件,并從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上發生根本性變化,徹底改變了傳統文化消費方式,并隨著網絡互聯和移動終端智能手機的普及,文化消費范疇大大擴展。此外,隨著國家對城市文化功能建設的重視,并將城市文化功能建設作為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為群眾文化生活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
教育消費在文化消費中仍然占有較大比重。近年來,我國家庭教育需求出現了巨大變化,教育需求正在向自主性、多元性和個性化方向發展,并隨著居民收入增加呈現出上漲趨勢。雖然,家庭文化消費正在上漲,但從總體看教育消費仍然在文化消費中占據絕對份額,特別是隨著社會教育成本的不斷提升,居民家庭文化消費中教育消費也在不斷提升,教育消費甚至成為家庭基本生活消費之外最大的消費支出。
居民文化消費觀念和行為主要受思想認知、經濟水平和自身素質等因素的影響。一方面,當前我國居民受傳統小農經濟思想的影響較深;另一方面,我國新一代居民在對新事物的追求上具有超前的接受能力和感知能力,因而新一代居民文化消費觀念的更新推動了我國居民整體文化消費觀念與時代接軌。
我國居民文化消費觀念的更新
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觀念的變化最為明顯,老一代人的文化消費觀念正在轉型,而新一代人的文化消費觀念已經超出原有觀念的預期。具體來說,我國居民文化消費觀念更新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實用性文化消費觀念逐漸代替節約型文化消費觀念。在文化消費方面,傳統的居民更為保守,而新時期我國居民對文化消費的重視程度逐漸增加,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與自身的素質直接相關,不同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的居民文化消費觀念也存在較大差異,但總體而言,我國居民對文化消費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趨向于追求個性化、高層次、有內涵的文化產品。
科學的文化消費觀念逐漸代替盲目的文化消費觀念。我國當代居民在文化消費上已經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識,能夠選擇與自身需求相適應的文化產品。換句話說,我國居民的文化消費觀念更加科學化,因而對文化產業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主化文化消費觀念逐漸代替大眾化的文化消費觀念。隨著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需要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來滿足人們的文化消費需求,近年來,我國居民對于個性化的文化娛樂產業的消費穩步增長,這也說明居民文化消費觀念在不斷更新,自主化的消費模式日益成熟。
我國居民文化消費觀念與文化產業發展的關聯
從文化市場角度看,文化消費與文化產業之間關聯性十分密切,文化產業要想發展就必然要依存文化消費,文化消費是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因此,要從文化消費與文化產業發展是否契合,是否協調發展的角度來審視和解讀我國居民文化消費觀念與文化產業發展的關聯性問題。
一方面,居民文化消費觀念的更新有助于推動文化產業資源開發。當前,我國居民文化消費觀念更新速度較快,消費需求日趨多元化,因而也催生了多種文化產業的創新形式。居民文化消費觀念對于文化產業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文化消費是文化產業資源得以開發的基本條件,只有在文化消費基礎之上才能夠有條件對文化產業進行系統整合,通過市場配置方式不斷激發潛在文化需求,促進文化資源向產業資源轉化,讓文化資源成為具有市場化的投資開發價值。其二,文化消費是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風向標,文化產業非常注重創新,只有在創新的基礎上文化產業才能更具生命力,只有在創新的基礎上文化產業才能夠始終保持活力。因此,我們要從創新的角度重新審視居民文化消費觀念,站在消費者視角,從大眾文化生活出發,通過不斷創新文化產品,滿足大眾不斷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
另一方面,當前我國文化消費與文化產業發展之間并未契合,文化消費市場仍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當前,我國文化消費與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層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亟需解決,一是文化消費與文化產業發展之間不協調。由于計劃經濟體制遺留下的諸多因素對文化消費和文化產業發展仍然會產生一些影響,這種影響勢必會導致文化產業發展與文化消費之間的不均衡,從而使文化消費市場始終得不到有效挖掘。二是文化消費的低俗化導致非理性文化產業盛行。部分文化企業并沒有承擔起足夠的社會責任,更多的將精力放在追求經濟利益上,導致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始終不能得到有效統一。
依據消費觀念的更新,及時調整文化產業發展的策略
我國居民文化消費觀念與文化產業發展的協整就是要建立基于文化消費觀念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依據消費觀念的更新,及時調整文化產業發展的策略。
一是整合區域文化資源。文化產業發展層次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文化資源質量和豐富程度,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比較依賴于文化資源,而豐富的文化資源為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由于當前我國文化資源開發制度體系建設還不夠健全,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缺乏長期規劃,文化產業發展基本都停留在低端狀態,文化資源浪費現象時有發生。因此,要想整合區域文化資源就要從平臺建設入手,通過打造文化資源整合平臺,從產業發展長遠考慮,加強產業規劃,引進高素質人才,創新文化產品。同時還要迎合市場需求和群眾文化需求,對區域文化資源進行加工整合創新,注重文化資源的民族性和獨特點,充分挖掘文化資源的原生態和競爭力。此外,要對區域文化資源開發統籌考慮,對文化資源開發做整體規劃,整合區域文化資源。
二是整合不同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在特定環境和空間下,產業各個環節之間聯系緊密,從文化資源開發,到文化產品創新,再到文化產品銷售,相互之間環環相扣,形成一條完整的價值鏈條。在推進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要注重文化資源的價值開發,通過文化價值開發推進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具有很強的集聚性和吸引性,通過文化吸引能夠對不同文化進行整體整合,形成產業集聚,對文化消費產生更強吸引力,拉動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實現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三贏局面。
消費觀念的更新反作用于文化產業,推動著文化產業朝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我們要堅持以居民文化消費觀念為指導,對文化產業資源和不同文化產業進行協整,探究適合當前形勢的文化產業創新之路。
(作者單位:濱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注:本文系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山東省文化消費與文化產業發展研究——基于城鎮居民視角”(項目編號:15DJJJ07)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嚴成樑、雷小鈞:《我國居民文化消費影響因素探析》,《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
②向勇:《轉型期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研究》,《東岳論叢》,2016年第2期。
責編/張蕾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