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環境保存良好、健康綠色的特色農產品是東蘭人長壽的秘訣,也是東蘭群眾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重要資源。東蘭能夠快速走上脫貧摘帽的道路,就在于利用優勢條件發展特色農業,打造農產品品牌。
特色農業具有以下三個特征:一是生產的區域性;二是品質的優質性;三是產量的經濟優勢性。區域性是發展特色農業的基礎條件,它是特色農業能否存在的先決條件。產品品質的優劣與否,是特色農業能否持久發展的關鍵因素。特色農產品品質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產品能否實現其市場價值。產量是形成特色農業的充分條件。要在市場競爭中將保持持久的競爭力,就需要形成規模效益,才能使特色農業持續發展。因此,發展特色農業一要因地制宜,二要優選品種、提高產品品質,三要科學種養。良好的氣候條件和未被破壞的生態環境使東蘭的農業具有突出的特色,物種豐富、產出的農產品品質優,經濟價值高,市場競爭力強。目前,東蘭烏雞、東蘭黑山豬、東蘭板栗、東蘭墨米、東蘭墨米酒獲得國家地理標示產品保護認證,也正竭力打造“中國板栗之鄉”“中國三烏雞之鄉”。
圍繞特色農業,塑造農產品品牌特別是名牌成為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戰略措施。當產業發展進入成熟階段,產業競爭充分展開時,品牌成為農產品競爭的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因素。農產品名牌塑造還會產生特殊的經濟效應,即名牌經濟,進而成長為該地區的支柱產業,帶動一方農業經濟走向繁榮。例如,東蘭已聯合廣西萬壽谷集團有限公司,將東蘭烏雞推向國內外市場;聯合東蘭縣順達黑山豬生態養殖有限公司,開展大型生豬飼養和管理;聯合廣西鳳巴東實業有限公司,大力發展裸斑魚生產殖業。通過發展特色養殖產業和塑造當地農產品品牌,致富的路徑真正被打開,貧困群眾脫貧路子越走越寬。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