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規劃了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藍圖,就是要讓中國走向強國富民之路。走好強國之路、富民之路,才能真正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關鍵詞】發展藍圖 富國 強民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
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可以說,這不僅是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態勢的重新定位,也讓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標、新要求、新方向、新政策、新動能等噴涌而出。這個新時代就是要實現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當前中國社會的新定位或宣布中國新時代的到來,不僅凸顯了中國領導人對過去五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認可與制度自信、對當前人類社會進入大數據時代的新認知,也對我們整個社會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看出,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藍圖就是要讓中國走向強國富民之路。
新時代經濟發展藍圖的強國之路
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并繪制了中國全面發展的新藍圖,同時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藍圖。與以往的黨的代表大會報告不同,這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藍圖沒有提出2020年的短期經濟增長目標,也沒有給出諸如“翻一番”的中期具體數字目標,而更著重了長期的經濟發展框架,即強調全面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分成兩步走。第一步是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步是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藍圖既不強求經濟成長的數字成績單,也不執著透過宏觀調控達到經濟成長的數字目標,而是從質上確定一個經濟目標,以此來全面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效率,實現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戰略的全面轉型,讓經濟增長真正走向中國式的、內生性的、高質有效的發展之路。
那么,轉變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新時代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及動能在哪里?十九大報告也給出了未來中國經濟產業發展的大方向。報告指出,在新時代,重點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整合,發展先進制造業、中高端消費、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以及人力資本服務等,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而這種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及對新興產業的關注正好是與目前人類社會正在出現的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相呼應??梢哉f,在機械化、電氣化及信息化等三次重大的工業革命之后,目前人類歷史上一場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正在開始,比如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機器人、3D打印等一系列具有顛覆性影響的科技創新不斷涌現。它們正以不同方式滲透到人類日常生活及經濟生活方方面面,并正在改變著人類的思維模式及行為方式,改變著人類對經濟活動的認知,改變著傳統的經濟模式和商業模式。近年來,中國的移動支付、共享經濟以及網購之所以能夠快速地發展,不僅在于中國有一個巨大消費市場,更重要的在于創業者及企業前所未有的觀念變革,讓他們在現實的市場中創造出無數的新需求及新市場??梢哉f,這場大數據時代的技術、產業、業態、商業模式的大變革還僅僅是開始,十九大報告把新時代中國經濟新增長點、動能聚集在這些新型的業態,既能夠全面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方式及經濟結構轉型,提升經濟增長質量與效率,也是引領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有效途徑。因為,這場新技術革命將給人類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大變化,也為中國經濟轉型帶來巨大的機遇。
新時代經濟發展藍圖的富民之路
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努力,中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得到了顯著地提高,這不僅使得中國十幾億人溫飽問題得以解決,也讓不少居民過上了小康生活。人民開始追求和向往更為美好的生活。這里人民不僅在物質文化生產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及人的全面發展等方面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同時,在大數據時代,隨著互聯網等科學技術快速的發展并廣泛滲透到人類的生活之中,人們的消費模式、行為方式及價值取向等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民對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更加廣泛。十九大報告對人的全面發展及民生問題特別強調,人的全面發展成了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是家庭及個人財富增長不可或缺的條件。因為,在新時代的中國經濟增長,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共享經濟、生態經濟等新經濟既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也需要更具有創造性的人才進入這些領域來推動其發展,而人的全面發展則是創造性人才得以成長的根基。
為了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讓全體人民真正富裕起來,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斷邁進。新時代的富民政策強調要用好的制度安排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創造性,讓全體人民的收入及財富都得以增長,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為了達成此目標,十九大報告特別強調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優先發展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不僅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是中國走向強國之路的重要條件,也是在為全體人民的全面發展創造機會平等的條件和基礎。因為,只有機會平等,每一個人才有最大動力全面提升自己及發揮個人才智,努力增加財富??梢哉f,重大的教育改革是新時代的重頭戲。
二是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在現代社會,隨著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分,個人就業基本上是其增長財富最為重要的方式。如果一個人連工作都沒有,要讓財富增長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在報告中把提高及保證全體人民就業質量放在顯著位置上,預計未來會有一系列的相關政策出臺。
三是大健康產業應運而生。人的健康不僅涉及到人口素質問題,也涉及到當前中國人口結構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當進入老齡化社會之后,形成了一個與老齡人生活身心相關的大健康產業,比如醫療衛生、生物技術、營養保健、健康護理、金融、保險、房地產、旅游、酒店與休閑等,這些產業都可圍繞著銀發族而形成新的產業結構及新的業態。
四是讓全體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十九大報告既有振興鄉村的發展戰略,也有脫貧攻堅的專門論述,以及對弱勢群體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等。通過這些方式讓社會弱勢群體也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這種觀念上的重大轉變,也將引發未來中國財富增長政策及分配政策的重大變革。
總之,中國新時代的經濟發展藍圖是強國富民。強國,就意味著要全面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效率,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整個社會的創造力及經濟活力,讓中國更好更快更高質量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強國最后的落腳點還是在富民上,讓全體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由此,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新目標、新方向,這些都會對未來中國社會經濟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在發展質量與效率上的要求、共同富裕的新理念,將會影響中國未來一系列的重大政策。
(作者為青島大學財富管理研究院和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院長、教授)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十九大報告全文(實錄)》,新華網,2017年10月18日。
責編/周素麗 姜成(見習) 美編/于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