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的信息傳播媒介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語言特點乃至于行為方式,給基層黨建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挑戰。因此在開展基層黨建方面,必須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將互聯網與黨建工作有益地結合起來。
【關鍵詞】新形勢 基層黨建 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時代,以微博、貼吧、微信等互聯網媒介為代表的現代新媒體時代已經來臨,新媒體的出現不僅影響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同時影響著信息的傳播途徑及速度,對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深刻影響。新的信息傳播媒介在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語言特點乃至于行為方式,這給基層黨建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挑戰,因此在開展基層黨建方面,必須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將互聯網與黨建工作有益地結合起來。
互聯網給基層黨建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給基層黨建工作帶來的機遇。第一,促進基層黨建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互聯網信息傳播媒介的出現使得廣大黨員干部信息獲取量更大、更快,同時也能擁有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更便利的學習方式。通過網絡資源,能夠快速了解黨和國家最新的大政方針政策,深入掌握黨的執政理念和決策要求。
第二,促進基層黨組織管理手段的創新。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使得基層黨組織能夠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日常管理工作,提升辦事效率,加強黨建工作的信息化、網絡化,促進黨務公開,促進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溝通交流,便于廣大黨員干部及時了解民生,掌握群眾的訴求,進而關心并解決群眾疾苦,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
第三,促進基層黨組織的黨風廉政建設。當前我國主要是采取法治反腐來治理腐敗,法治反腐即在法治思維的引領下,嚴格遵守既定的法律規范和正當程序,由專門的反腐機構科學地運用法治方式懲治和預防腐敗的一種治理模式。法治反腐要求建立治理腐敗的“線上線下”的一體聯動監督機制。新形勢下,通過互聯網平臺能夠有力推動黨務公開、擴大群眾監督范圍,從而促進廣大黨員加強自身廉政約束。
互聯網等新媒體深刻改變著社會生活和黨建工作方式,基層黨建工作面臨著新挑戰,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黨員意識形態工作遇到了新挑戰。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使得多種思想觀點、意識形態廣泛傳播,加劇了多種思想價值觀的分歧,這對黨員干部的思想沖擊也很大。
第二,對黨員干部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聯網的普及使得網絡輿情顯著增強,個人的網絡表達途徑日趨多樣化,這對黨員干部的應變能力、執政方法與效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要求黨組織轉變傳統的管理方式。在互聯網這一新媒介背景下,各級黨組織要轉變管理方式,學會利用網絡的力量開展群眾教育及黨政方針政策的宣傳,同時借助網絡力量提升辦事效率和質量。
新形勢下基層黨建的互聯網之路
利用“互聯網+”加強基層黨組織管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成熟使得在黨建組織管理方面也能夠通過大數據開展黨組織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完善黨員信息,加強黨組織管理;同時可以通過黨建工作云平臺,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創造一個工作、學習和交流的平臺;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也使得基層黨組織能夠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日常管理工作,提升辦事效率,加強黨建工作的信息化、網絡化,促進黨務公開。
通過“互聯網+”開展黨員宣傳教育工作。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過程中,各種不良思想和誘惑在威脅著我們的黨員干部,為了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必須加強黨的隊伍建設,提升黨員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在互聯網時代下能夠通過“互聯網+計算機+手機終端”來加強黨員的學習教育,打破時空和地域限制,加強了溝通交流,同時也能擁有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更加便利的學習方式,從而使黨員干部能夠快速了解黨和國家最新的大政方針政策,深入掌握黨的執政理念和決策要求。
借助“互聯網+”提升黨組織服務水平。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的訴求表達途徑和速度顯著提升,而個別公共事件乃至于很小的社會矛盾都能在網絡的擴散下被肆意放大,為此必須提升廣大黨員干部的服務水平和執政能力。
第一,全面落實“互聯網+政務建設”。建立并利用互聯網政務平臺,能夠解決地域和時間限制造成的服務效率低下的問題,在節約群眾時間的前提下提升了黨和國家的服務效能和水平,推動了被動服務轉為主動服務,改變了單一的窗口服務模式,促進了服務的智能化、快捷化、高效化。
第二,大力推動“互聯網+益民服務”。一方面,能夠通過大數據和云服務平臺,實現政府、社會組織的服務資源多方位連接,完善并擴大基于移動互聯網入口的城市服務,增強黨建的服務效能。另一方面,不斷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建設,支持阿里、京東等大型電商和快遞業務深入農村,對農業產業化起到顯著的促進作用,實現農業經營主體和農產品、農資批發市場與電商平臺的對接,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的提升。
第三,充分實現“互聯網+民情監測”。網絡成為現代社會人們表達訴求的主要途徑,網絡管理工作如果做不好,不能及時解決群眾的現實問題,很有可能會使社會矛盾激化,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基層黨組織可以通過網絡民情監測平臺的建設來實現廣大人民群眾與黨組織的互動,從而及時了解群眾訴求,進而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加強黨和群眾的緊密關系。
利用“互聯網+”強化網絡監督
開展黨建工作的網上公示。各級黨組織以政府網站、QQ群、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網絡平臺,對黨組織黨建工作情況進行及時的公示,使人民群眾能第一時間了解黨和政府的工作進展,加強黨和人民的密切聯系,從而加強人民群眾對黨的各項工作監督。同時,將黨組織書記的黨建工作承諾進行公示,通過對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黨建責任、承諾內容、考核辦法、行動目標等進行網上公示,能夠有力推動各項黨建工作的開展。
對各項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網上晾曬。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網信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將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作為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為此,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對各項承諾事項進行全方位地公示,并及時將推進落實情況進行更新,做到實時公布、實時更新,從而最大限度減少“重承諾、輕落實”的不良工作現象。
通過網絡監督推動黨風廉政建設的加強。為了更好地發揮網絡監督效能,可充分利用黨務政務網絡平臺進行群眾評價、測評,通過人民群眾的評議監督廣大黨員干部的辦事質量和辦事效率,促使基層黨員干部不斷的創新改進工作方式。另外,通過網絡監督能夠有效遏制腐敗現象,廣大黨員干部的行為處在廣泛無形的監督之下,人民群眾能夠通過互聯網媒體傳播對廣大黨員干部的工作進行監督,及時揭發檢舉和提供線索證據。
(作者為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參考文獻】
①《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
②《習近平關于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16年。
③《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責編/張蕾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