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縣位于陜西東南部,是秦巴連片特困地區重點縣,全縣23萬人,其中有9.8萬人居住在高山深溝危險地帶。近年來,平利縣把易地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連續三年成為陜西移民搬遷工作先進縣。搬遷群眾的安全住房得到了有效解決,但是這些搬遷群眾遠離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和山林,如果沒有新的就業途徑,他們就可能成為“住在樓房里的貧困戶”。
基于此,我們把“挪窮窩、斷窮根、避險情”與“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同步思考、一體謀劃,把扶貧與扶志緊密結合起來,確定了“依托社區辦工廠、辦好工廠帶就業”的發展思路,探索出了一條“就業式精準扶貧”的新路子。一是統籌規劃,建設一批好社區。按照環境優美星、創業致富星、文化特色星、法治管理星、服務保障星“五星”社區建設的思路,制定了“一城十鎮百社區百工廠”的發展規劃,為興辦社區工廠提供了必要條件。二是瞄準市場,選準一個好產業。將勞動密集型的手工業作為社區工廠的發展重點,形成了訂單加工、貼牌生產、自建品牌等多種模式。三是黨政推動,建立一套好機制。建立組織領導機制和政策激勵機制,為社區工廠發展壯大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四是優化服務,搭建一組好平臺。大力發展工業園區和現代農業園區,引進加工龍頭企業,吸引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回鄉創辦社區工廠。支持龍頭企業“將總部設在工業園區、把工廠建在五星社區、把小微車間搬到集中居住點”,依托電商孵化基地,為社區工廠搭建了廣闊的線上線下銷售平臺。
目前,社區工廠已經成為秦巴連片特困地區可復制的就近就地就業扶貧模式。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努力打造“社區經濟”知名品牌,讓“農村社區小工廠”成為“就業扶貧大產業”。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