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度,網絡文藝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九千歲”受眾獨領風騷;網絡文藝“出海”形勢喜人;泛娛樂浪潮席卷各個文藝網站等,都是令人矚目的現象。作為互聯網文化場域中誕生的精神產品,網絡文藝正在對我國社會生活發揮著深刻影響,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表明新的網絡文藝生態亟待構建。
【關鍵詞】網絡文藝 文藝生態 媒體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網絡文藝是指用數字技術生產,以數字文本的形式通過網絡傳播的文藝作品。其互聯網基因融于創作、傳播、存儲、運營以及二次創作的實踐中,因此擁有與傳統文藝迥然有別的生態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2017年,網絡文藝發展呈現出幾大特點,十分值得我們關注。
“九千歲”用戶獨領風騷
網絡文藝的VIP用戶主要集中在70后、80后、90后、00后,其中90后和00后占據了60%以上的比例,這兩個世代又被合稱為“九千歲”。他們傾向于在“日常向”“二次元”“喪文化”等亞文化的導向下進行文學審美。這與該世代所處社會的物質生產比較豐富、作為獨生子女一代享受著父輩積累的財富、生活相對安逸穩定不無關系。隨著消費主義的濡染、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付費閱讀已經成為用戶相對認可的消費習慣。在終生學習蔚成風氣的互聯網環境下,“九千歲”也愿意為學習投入更多的金錢。
近年來,手機終端的閱讀用戶持續增長,多屏閱讀打破了時空限制和媒介限制,逐漸成為網文的固化發布形式。這種形式的產生與用戶訂閱機制有關,更與當今的碎片化時間利用密不可分。在當今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中,不少用戶養成隨時隨地閱讀的習慣,密切了作者和讀者之間的聯系。此外,閱讀APP、社交軟件的盛行促進了粉絲與寫手之間的互動,引發了二次創作的高潮。由于參與熱情得到激發,受眾轉化為評判者甚至創作者,用戶生成內容在網絡文藝中所占比例因此顯著提高。
網絡文藝“出海”形勢喜人
近年來,中國網絡文學通過私人平臺在海外傳播成為熱議話題。2014年12月,美籍華人賴靜平創辦了“Wuxiaworld”,這是第一家將中國網絡文學翻譯成英語(后來添加了韓語翻譯)的網站。其后上線的中國小說翻譯網站還有“Gravity Tales”“Volare Novels”等。根據2018年1月12日的檢索,“Wuxiaworld”的全球排位為1115名,月點擊量超過1億次。這些由粉絲和跨文化愛好者創立的小眾平臺,隨著中文傳播的全球熱潮,不斷提高知名度,走向企業化。
2017年5月,閱文集團“起點國際”正式上線,成為中國網絡文學對外傳播的“官方路徑”,標志著網絡文學逐漸從“雜牌軍”向“國家隊”轉變,肩負起中華文化和主流價值觀傳播的重大歷史責任。目前“Wuxiaworld”“GravityTales”“Volare Novels”等翻譯網站積極與閱文集團、中文在線等國內網站合作,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新舉措。
除網絡文學之外,我國網絡游戲對外出口額也有較大增長。以北京為例,2017年原創研發企業網絡游戲出口額達到116.09億元,比2016年勁增93%,這說明中國的文化產品正在日益得到世界的認可。
泛娛樂浪潮席卷各個文藝網站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歷次統計報告,若按用戶規模排名,我國個人互聯網藝術相關應用的順序大致如下:網絡視頻居首,其次為網絡音樂、網絡游戲、網絡文學,它們在2017年都有不俗的表現。網絡視頻不僅將大陣容、大資本、大制作當成網絡劇、網絡綜藝節目發展的新常態,而且對短視頻給予更多的重視,使之能夠發揮長尾效應;網絡音樂在經歷連續并購之后,加強了對集團資源的整合,力求打造更有影響力的品牌;網絡游戲加強產業聯動,促進手機游戲等領域的營收增長;網絡文學風頭仍健,閱文集團繼續充當領頭羊。這些在線應用不僅相互競爭,而且彼此滲透,甚至和線下娛樂業融通。例如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就致力于開拓“大娛樂生態”,促進實景娛樂產品和互聯網娛樂板塊聯動。
就創意而言,網絡文學處于產業鏈的龍頭地位,其發展狀況也頗具代表性。2017年,一些免費網絡平臺的逐步商業化印證了南京大學專家黃發有幾年前提出的觀點:“網絡文學日益淪落為飽受商業利益侵蝕的名利場。”由于商業巨頭加快對優質文學IP的壟斷,網絡文學主要平臺所能提供給文學愛好者的自由表達空間越來越小。在這樣的背景下,網絡文學是否還能保持其初期所具有的“自由、平等、非功利、真實”等特征有待考察。由于喜愛生動故事情節的受眾占多數,網絡小說IP的商業價值暴增,使之在網絡文學中“一支獨霸”,相關作品有70%是玄幻、宮斗、盜墓等非現實題材。2017年,由網文改編的《擇天記》《楚喬傳》《醉玲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電視劇熱播,同樣表明了這類題材在市場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新的網絡文藝生態亟待構建
目前,網絡文學平臺按照字數向作家支付稿費,因此超長篇作品成為常態,作者容易成為“惟字數是圖”的高級“碼字工”,而非嚴肅的藝術創作者,這是網絡文學同質化的原因之一。此外,由于應用寫作軟件等原因,網絡文藝屢爆“抄襲門”,僅在2017年就有《錦繡未央》《甄嬛傳》等已經成功改編為電視劇的作品陷入抄襲官司中。
有鑒于此,新的網絡生態亟待構建。其一,網絡文藝IP改編不僅要迎合觀眾口味、完成商業變現,還要有積極的價值觀導向,更加重視貼近日常生活的現實類題材。其二,網絡文學要更好地發揮引領文化產業的作用。除小說外,網絡上的時評、隨筆、詩歌等文學形式也應當得到同等的重視。其三,網絡文藝的各個分支要以版權保護為共同訴求,以IP轉化為聯系紐帶,加強彼此之間的協調。例如,近年來視頻網站由于昂貴的版權費越來越傾向于自制內容,直播平臺又成了亞文化群體的狂歡地,短視頻前景可觀。因此,在整個互聯網產業中,網絡直播、短視頻、網漫、手游、端游等生產服務方應當增進互動,為廣大用戶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產品。
對此,文藝批評可以為構建新的網絡生態發揮重要作用。2017年10月23日,“網絡文學批評與中國文學傳統”學術研討會在廣西賀州舉行,中南大學歐陽友權教授等與會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政府加強對網絡文藝的規范和引導
我國文化主管部門一方面積極扶持網絡文藝的發展,另一方面加強對網絡文藝的管理。例如2017年元月,文化部召開網絡表演企業通氣會,要求各直播平臺對違規內容進行全面自查自清。各省市也加強網絡治理,盡可能肅清低俗內容,保證網絡的清朗空間。2017年6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強調網絡視聽節目要堅持與廣播電視節目同一標準、同一尺度,把好政治關、價值關、審美關,實行統籌管理。未通過審查的、導向不正確的電視綜藝節目,不得以網絡綜藝節目的名義在互聯網、IPTV、互聯網電視上播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還發布了《網絡文學出版服務單位社會效益評估試行辦法》,明確提出對從事網絡文學原創業務、提供網絡文學閱讀平臺的網絡文學出版服務單位進行社會效益評估考核。評估考核共設置了五個一級指標,主要包括出版質量、傳播能力、內容創新、制度建設、社會和文化影響等,從網絡文學價值引領和思想格調、文學價值和文化傳承、編校質量、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及社會評價、文化影響等方面進行具體計分。
就對網絡文藝的支持而言,地方政府在力度上有所區別。相比之下,東南沿海各省市表現突出,當地作協積極性高漲。2017年,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研究院于4月落戶杭州,《網絡文學評論》9月由廣東省作家協會創辦,這兩個標志性事件表明所在地區政府有意識地對網絡文學作家予以培育,對受眾進行引導。
(作者為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
【參考文獻】
①黃發有:《網絡文學的可能與限度》,《文藝爭鳴》,2011年第3期。
②馬季:《網絡文學“走出去”,讓流行文化走出國門》,搜狐網,2017年1月23日。
③《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7年8月4日。
責編/王妍卓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