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大以來,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要時代課題,我們黨帶領人民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重大思想成果,全面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成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史上一個新的、重要的里程碑。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馬克思主義 發展 貢獻
【中圖分類號】A12 【文獻標識碼】A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課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對馬克思主義發展作出了原創性貢獻,豐富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充分展現了二十一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生命力和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創造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豐富和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進一步推進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進程
馬克思主義哲學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最一般規律,是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認識論,也是我們黨各項工作和事業得以不斷取得勝利的強大思想武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全黨同志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提出“領導干部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看家本領”的要求。他強調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仍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仍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無論對全黨深入把握國情、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來說,還是對領導干部提高工作能力和個人修養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學好和用好馬克思主義哲學,我們黨才能提高科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做好各項工作的能力,才能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取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勝利。可以說,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處理一切問題,向來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成功經驗。無論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還是在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都緊密結合時代,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和創新精神,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并將之推向一個個新的發展階段。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進程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可以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處處閃耀著豐富的唯物主義蘊涵和辯證法精神,是我們黨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分析和解決中國現實問題的重大理論成果。
首先,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核心和基石,它要求我們認識和處理一切問題應當從客觀實際出發。正是遵循這樣一個基本原則,我們黨全面總結了五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要論斷,為當代中國發展確定了新的歷史方位和新的起點。其次,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我們黨從新時代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深度調整以及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新情況出發,明確了我國現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抓住和解決這個矛盾,實現均衡發展和平衡發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成為我們下一步工作的一個主要目標和方向。再次,人民群眾是歷史主體和創造者是唯物史觀的一個基本立場。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了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強調人民主體性和創造性,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將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史觀貫穿于黨和國家工作的中心環節,凸顯了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和對人民的殷殷深情。此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四個自信”,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等等,這一系列的重大論斷,既是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方法的具體應用,又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賦予其嶄新的時代內涵,拓展和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范疇和視域。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我國經濟發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論斷和決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篇章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一切劃時代的思想體系,都是應它所處的那個時代的實踐需要而形成起來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就是適應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深化的需要孕育而生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與全面推進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需要相結合,在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運行與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一個內涵豐富、完整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不僅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而且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出了重大創新與貢獻,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和時代化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深刻闡明了新時代我國經濟建設的階段性特點和發展規律,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戰略思想。首先,提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和根本目標。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實現人民利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五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民生建設工程,發展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保障全體人民能夠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從而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其次,提出要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和客觀結果。在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主要表現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以及動力轉換三大特點,經濟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與做優增量并舉,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再次,提出要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其中,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好發展動力問題、發展不平衡問題、發展內外關系問題、人與自然和諧問題,以及解決發展中的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此外,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了全面深化改革,加速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在如何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上進行了大膽的理論突破與創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論斷。凡屬市場能發揮作用的,政府不要越位,凡屬市場解決不了的,就由政府來負責,要管得好,管到位。這樣就使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更加清晰,明確了二者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和角色定位。還有,就是提出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為保障我國經濟長期穩定運行和持續發展,解決經濟發展中重大結構性問題,必須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下功夫,努力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均衡。通過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從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目標、發展動力、指導方針、戰略方法等多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判斷和決策,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認識的新突破,形成了一套頗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體系,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開創了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中國發展的新境界
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全部理論的核心和落腳點,其根本的主題就是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給我們黨提出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那就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圍繞這一重大時代課題,從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出發,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基本問題作出了系統全面的回答,并且根據新的實踐需要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戰略分析和政策指導,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取得新勝利夯實了基礎。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八個明確”,從理論上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目標、總任務、主要矛盾、總體布局、戰略布局、政治保證等這些重大的根本性問題。首先,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和總目標,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其次,明確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再次,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要牢固堅定“四個自信”。此外,還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以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略目標等。尤為重要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新時代,面對“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努力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十四個堅持”,從政策指導方面闡明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首先,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要求看,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吸收人類文明有益成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其次,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要求看,在經濟建設方面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在政治建設方面必須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國;在文化建設方面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社會建設方面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必須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國家安全方面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在國防和軍隊建設領域方面必須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在港澳臺工作方面必須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在外交方面必須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黨的建設方面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總之,“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是我們黨在新時代、新條件下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給出的回應,開拓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補充、發展和完善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顯示出二十一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真理力量!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注:本文為北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師范大學)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責編/張蕾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