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的到來,使得高校黨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如新媒體的勃興讓高校黨建發展駛入了“高速公路”,全面從嚴治黨為高校黨建向縱深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但同時也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如經費保障不足、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的無序性、創新手段不多等。推進高校黨建向縱深發展,需要齊抓共管、綜合施策,在加大高校黨建經費投入、加強高校黨建工作隊伍建設等方面發力。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 高校黨建 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高校黨建是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部分,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領域。進入新時代,高校黨建與時俱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也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一方面,部分高校黨組織一直應用傳統的黨建理論,但傳統的黨建理論已經不適應當今的國情、黨情和世情,只有改革創新,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成為引領黨校發展的“精神之鈣”。另一方面,一些高校黨務工作者歲數較大,且不少是兼職從事黨建工作,專職黨務工作者少之又少,這是重業務輕黨建思想的“后遺癥”。在培養專業教師和黨務干部隊伍上,形成了“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尷尬局面。因此,只有齊抓共管,綜合施策,方能打通高校黨建縱深發展的“最后一公里”,推進高校黨建的縱深發展,讓高校黨建駛入“快車道”。
高校黨建發展面臨的機遇
第一,創新對推進高校黨建發展具有極大的正向促進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年代,創新是各行各業必不可少的“必修課”。高校黨建創新工作作為高校發展的重要一環,正日益成為高校一項重要的建設內容。
第二,新媒體的勃興讓高校黨建發展駛入“快車道”。新媒體的興起,使得高校黨建教育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通過以大學生喜愛的方式,把黨建教育理論知識制作成有視頻、圖片、文字穿插的作品,再以博客、微信等載體傳播出去,收效良好。高校黨建教育新模式的出現以及傳播載體的日益多樣化,為高校黨建教師有趣味地傳授黨建知識打開了方便之門,讓學生聽起課來如沐春風。借助新媒體勃興的天時、地利、人和,高校的黨建教育寓教于樂,進一步推動其發展駛入“快車道”。
第三,全面從嚴治黨對高校黨建向縱深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全面從嚴治黨不僅體現在“嚴”字當頭,更體現在“全面”上,是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高校作為培養國家棟梁的重要基地,黨建工作更需要不斷加強。在高校,黨組織的核心戰斗堡壘作用在不斷加強,這為高校黨建向縱深發展開辟了一條寬闊平坦的“陽光大道”。
新時代創新意識的不斷增強,讓高校黨建手段、思路、內容日新月異;新媒體的興起,又為高校黨建發展錦上添花。總之,當今時代,高校黨建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高校黨建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是經費保障不足與高校黨建向縱深發展所需經費之間的缺口較大的問題。近年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高校黨建越來越受到重視。相應地,高校黨建工作經費對于軟硬件的投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相比業務經費的投入增長比例,增長還是較少。為適應新時代,新形勢下高校黨建所需經費更為龐大,而增加的部分仍相對不足。因此,經費保障不足與高校黨建向縱深發展所需經費之間的缺口形成了一定的沖突。
二是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的無序性與高校黨建傳播的規范性之間形成沖突。新媒體的勃興讓高校黨建發展駛入了“快車道”,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其缺點和不足也十分突出。尤其是互聯網的海量信息良莠不齊,對這些信息的辨識和管控成為衡量高校黨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標。高校黨建工作具有規范性、嚴肅性,這就要求黨建傳播必須規范、準確。然而,新媒體環境下傳播的無序性讓黨建網絡傳播呈現魚龍混雜的局面,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的無序性與高校黨建傳播的規范性之間形成了沖突。
三是創新手段不多成為高校黨建向縱深發展的阻礙。盡管當前我國高校黨建方面有不少的創新和亮點,但是,縱觀我國高校黨建工作的現狀,會發現其仍然是以傳統模式為主,創新手段不多,創新模式少見。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除了激勵競爭機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外,還與高校黨建工作者多為年長者不無關系。年齡偏大的同志經驗豐富,但創新意識不足的缺點也十分明顯。
推進高校黨建向縱深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加大高校黨建經費的投入力度。“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推進高校黨建的縱深發展,首先要解決經費投入問題,而且要隨著高校黨建的縱深發展,不斷加大經費的投入力度,讓黨建經費的增長與業務經費的增長同步。經費的投入,既要用于黨建活動室等硬件建設,也要用于視頻、資料、圖片等軟件資料的投入。同時,還要加大對高校黨建隊伍建設的人頭經費和激勵經費的投入。
筑牢高校黨建傳播的“紅色高壓線”。高校黨建要堅定政治性,要保證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為此,高校黨建傳播要堅決抵制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和無政府主義,要牢牢把握傳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筑牢高校黨建傳播的“紅色高壓線”,把高校學生培養成為又紅又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以創新促高校黨建的縱深發展。創新是一個民族前進的不竭動力,也是高校黨建工作縱深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新時代是個創新的時代,作為培養祖國未來和建設祖國棟梁的高校,其黨建引領作用也必須“同頻共振”,不斷創新,確保專業培養和黨性教育雙管齊下,比翼雙飛,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
加強高校黨建工作隊伍建設,實現知識化與年輕化的優化組合。抓高校黨務工作隊伍建設要抓關鍵,黨建工作的關鍵是黨組織建設。要強化院(系)黨組織建設,使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更好發揮。組織是保障,抓好了高校黨組織建設,高校黨建的縱深發展就有了可靠的組織保證。
以“師徒制”培養好黨建工作接班人。在抓高校黨建隊伍建設時,要實行“師徒制”的兩條腿走路。一是教師和學生的師徒制;二是經驗豐富的教師(教授)跟一般教師的師徒制。要讓老同志發揮好“傳幫帶”的作用,指導、引導年輕教師不走或少走彎路,迅速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黨務工作者。
選拔優秀教師加入黨建隊伍中。高校黨建工作要向縱深發展,必須有新鮮血液加入黨務工作隊伍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激活高校黨建的“一潭春水”。要選拔政治素質過硬、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教師加入到黨建隊伍中來,實現知識化與年輕化的優化組合。
(作者為中國礦業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講師)
【注:本文系蘇北地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基地重點課題“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SBXLKTYJ13001)部分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張書林:《改革開放36年基層黨建創新論析》,《學習與實踐》,2014年第7期。
②陳志勇:《新媒體視域下高校黨建工作創新探析》,《科技視界》,2014年第25期。
③朱玉、金鑲玉:《網絡新媒體環境下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機遇、挑戰與對策》 ,《才智》,2015年第17期。
責編/姜成 劉芋藝 美編/楊玲玲 史航(見習)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