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在金融領域,綠色金融已經成為了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對于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政府和企業應該從戰略上認識綠色金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以及金融工作者更應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關鍵詞】 綠色金融 可持續發展 金融產品 【中圖分類號】F120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由于受傳統發展模式的影響,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日益嚴重,已經成為了阻礙我國社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金融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的核心組成部分,為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促進產業結構的轉型以及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開發綠色金融發展模式顯得尤為迫切。
綠色金融是將潛在回報、風險、環境以及成本等因素融入到企業發展之中,在對企業發展戰略進行決策之前充分考慮潛在環境因素,引導社會資源向著保護環境發展的方向流動,從而推動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發展綠色金融是金融行業在當前國家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的情況下提出的新的發展理念,既有利于環境保護,也有利于促進金融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光明的發展前景。
發展綠色金融對于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當前綠色金融以其既能促進金融企業可持續發展又能夠兼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這一獨特優勢而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應當意識到,綠色金融是在融合了社會資源可持續利用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基礎上提出的新的發展理論,兼顧了環境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能夠在環境保護與金融發展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有效地緩解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關系。與此同時,綠色金融的發展理念有助于降低企業的環境風險,推動區域經濟結構的優化與升級。綠色金融能夠在取代傳統金融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發展,進而從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等方面促進區域經濟的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第二,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實踐證明,綠色金融具有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究其原因,在于綠色金融能夠推動產業的升級,進而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首先,資金流向對于產業結構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資金流向引導著產業結構的發展,因此,綠色金融具備以資金流向調整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能力。其次,產業的發展效率與發展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企業資金聚集能力的高低,因此綠色金融可以借助于資金的聚集實現綠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綠色金融在促進產業整合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能夠使技術、商品以及勞動力等資源實現空間上的轉移,進而推動綠色產業規模聚集效應的形成。在這一背景下,市場體系也將因為金融市場資源的有效配置而逐漸得到完善與發展。除此之外,在推動環境信息公開以及為政府對金融市場的監管提供支持等方面,綠色金融業也發揮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第三,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對發展綠色金融的重視有利于促進公民環境保護意識與環境保護能力的提高,使社會群體意識到兼顧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進而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的自覺性,更有力地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現階段,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提高,金融企業應當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堅持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依托于綠色金融的發展實現對社會環境保護責任的切實承擔。與此同時,金融企業也必須意識到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應注重社會效益的拓展,通過實施綠色金融促進就業環境的改善。除此之外,重視綠色金融的發展還有利于緩解我國的生態環境壓力,將以往經濟發展模式下的生態環境問題通過綠色金融逐步緩解,從而推動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綠色金融的路徑
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專業隊伍的存在對于促進綠色金融的發展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為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促進綠色金融的發展,金融機構必須注重對金融人才專業隊伍的建設。具體來說,就是盡可能地完成綠色金融業務人才的儲備與培養,將綠色金融產品的開發、環境風險管理方案的制定以及環境保護項目的審評等工作充分融入到綠色金融業務發展之中,要實現這一目的,則必須擁有經驗豐富的項目經理專業分析人員,因此,在現階段要把加強專業隊伍建設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除此之外,提高與國際綠色金融機構的合作意識對于促進綠色金融專業隊伍的建設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實現金融產品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為了促進綠色金融的發展,金融企業必須提高金融產品創新能力。例如,可以通過推進綠色證券的發行來形成一定的市場導向,使企業上市的評估標準中包含企業環境保護能力與環境保護措施。其次,必須重視解決企業融資貴和融資難等方面的問題,在最大程度上確保企業的綠色產業項目和綠色產業發展能夠朝著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最后,為了能夠充分促進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效益的融合,還應充分認識到對自然環境風險進行深度管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因此,金融機構可以從發展綠色金融衍生品或完善巨災保險兩方面來實現對自然環境風險的有效管理。
實施綠色信貸政策。綠色產業、循環經濟以及低碳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綠色信貸政策的有力支持,要充分意識到綠色金融之中包含著綠色信貸政策,要充分發揮其促進綠色產業發展的巨大推動力。例如,實施綠色信貸政策的差異化策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對節能環保項目的支撐力度,確保信貸規模優先、信貸利率優惠等政策成為支持節能環保項目發展的重要手段。與此同時,對具有環境污染潛在威脅的項目進行嚴格的管理與制約,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性。除此之外,還要做好對污染企業的防控工作,在貸款申評程序中強化環境保護參評標準,對存在重大環境風險的客戶進行實時監控。
建立新的評價指標。評價指標的具體內容對于發展綠色金融來說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協助金融企業制定綠色發展目標,從而帶動更多的企業加入到綠色發展的大潮中來。在建立新的評價指標的過程中可以借鑒環境評價經驗,例如,在企業的會計核算指標信息中引入環保參數,構建新的可持續發展評價體系。與此同時,要在最大程度上對阻礙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項目進行限制與管理,在貸款利率的定價過程中推行差別化利率政策,力求在最大程度上為環境保護項目的開展提供有效的保障。除此之外,還要重視對污水的處理、對大氣污染的治理、對河流的治理以及對固體廢棄物的治理,鼓勵更多的金融機構通過綠色金融發展的形式加入到可持續發展的大潮中來,推動綠色產業與循環經濟的深入發展。
(作者分別為東北師范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東北師范大學商學院教授)
【參考文獻】
①王修華、劉娜:《我國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探索》,《理論探索》,2016年第4期。
②何天書:《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探析》,《財經界(學術版)》,2016年第22期。
③丁姍姍、梁中:《 綠色金融體系構建的理論回溯與中國實踐》,《蚌埠學院學報》,2017年第6期。
責編/姜成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