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詩流傳,始于溫州楠溪江;八百里甌江奔騰,源于麗水龍泉山。一路江水承載千年詩歌,把溫州和麗水串聯成絕無僅有的“甌江山水詩之路”。11月12日下午,由浙江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員會、省文化和旅游廳、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浙江省文化產業促進會、浙江在線、浙江省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等單位承辦的“對話甌江山水 共謀產業發展”甌江山水詩之路主題活動——甌江山水詩文旅項目資本對接會在我縣舉辦,活動旨在加快推進甌江山水詩之路建設,共推沿線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共建“詩畫浙江”大花園,共創高品質美好生活。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葛學斌參加活動并講話,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永嘉縣委書記姜景峰致辭,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葉朝陽,溫州市楠溪江旅游管委會主任戴春光參加活動。
姜景峰在致辭中說,永嘉是中國山水詩的搖籃、中國文化旅游大縣、中國千年古縣。近年來,永嘉堅持把文旅融合發展作為推動文化傳承、帶動旅游發展、加快“兩山”轉化的主要路徑,以傳統旅游產業為基礎、以優秀傳統文化為靈魂,大膽創新、敢闖敢試,打造了一批“文旅融合”的經典項目,開啟了文旅事業發展的新征程。 文旅融合是未來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的大趨勢,更是永嘉推動山區綠色崛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希望各位專業領域的權威人士、領軍人物為永嘉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帶來新思路、新啟發,推動永嘉文旅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再上新水平。
胡劍謹在致辭中指出,溫州無論是文源文脈、山水資源,還是產業發展基礎,都具有獨特的優勢,是一幅風光秀美的山水畫,是一首意境優美的山水詩,是一座得天獨厚的山水城。“對話甌江山水 共謀產業發展”活動走進溫州,為溫州充分展示山水資源優勢,推進產業發展,共同打造好甌江山水詩之路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今后,溫州將著力打造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綠色產業之路,打造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旅游之路,打造“養眼”“養肺”“養胃”“養腦”“養心”的健康養生之路。
葛學斌指出,文化已經成為引領。甌江這一方水土,人文底蘊非常深厚,詩和遠方就在甌江山水間,希望通過三年五年的努力,不斷的創新和豐富甌江山水詩路的內容,聚焦更多目標,聚力更多資本和注意力。
活動現場,來自溫州和麗水兩地精挑細選出的江心嶼旅游休閑項目、青田石雕綜合體項目、古堰畫鄉特色小鎮、浙南花城一期、楠溪江源頭旅游項目、河陽古民居景區整體開發、湯顯祖戲曲小鎮、留園、世界礬都國家礦山公園、中國畬陶文化產業項目等“十大甌江詩路主題文旅項目”進行了路演,并接受諸多知名資本機構的點評。
據介紹,楠溪江源頭景區項目地處永嘉北部山區,是楠溪江景區的八大景之一,項目規劃面積63.24平方公里,距離諸永高速巖坦出入口20余公里,功能定位以“深山出雋瀑、密林藏樸村”為主體品牌形象,注重資源保護、生態培育,依托深龍和羅洋兩大古村落群,開展山林探險、野外拓展、徒步野營、風景騎行、科普考察等生態旅游活動,打造具有原生野外體驗的溪谷游覽景區。
活動中,眾多專家還就如何“讓甌江山水詩路旺在實景里”進行圓桌對話,光明網總經理、高級記者、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陳建棟,浙江工業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浙江傳統村落(鎮)文化保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孫以棟,影視浙軍力量聯盟常務副秘書長、鐵幕真影視公司董事長童文群,溫州市楠溪江風景旅游管委會主任戴春光等4位對話嘉賓,共同探討甌江山水詩路建設的機遇挑戰以及難點痛點,攜手共議甌江山水詩路的方向與路徑。
晚上,與會人員還乘坐游輪,縱覽甌江,觀看“勝美尖山燈光秀”演繹的溫州歷史。
據悉,“中國詩之島”江心孤嶼,俗稱江心嶼,位于溫州市區北面甌江之中。該嶼風景秀麗,歷史古跡,人文景觀豐富,歷來被稱為“甌江蓬萊”。千百年來無數雅士騷客,歷代名賢留有詠嘆江心嶼著名詩章近800篇。
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曾擔任永嘉郡太守,是溫州永嘉的最大文化IP,自從謝靈運在此播撒下詩歌的種子之后,溫州永嘉便成為陶弘景、李白、杜甫、孟浩然、蘇軾、葉適、李清照等文人墨客流連忘返的勝地。悠悠三百里楠溪江是甌江山水詩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是國內唯一以山水田園風光見長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溫州永嘉被譽為“中國山水詩的搖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