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公司”管理是國際石油企業的通行做法,就國內石油行業而言,西北油田進行了早期的探索,并結合油田發展不斷創新,最終打造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油公司”管理模式。通過“油公司”帶來的制度紅利,西北油田不但順利戰勝了低油價寒冬期的考驗,實現了扭虧為盈,而且順利助推油田邁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關鍵詞】油公司 創新 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F276.1 【文獻標識碼】A
西北油田是中國石化上游板塊第二大油田企業,其“油公司”管理模式已成為行業標桿。
自1998年起,原屬于地質礦產部事業單位性質的西北石油地質局,面臨改制發展的關鍵階段,開始探索建設在黨的領導下兼備國有企業本質屬性的“油公司”模式。通過“油公司”改革,突破了改革初期面臨的“要人要隊伍”“自主辦社會”“大而全小而全”三大瓶頸,實現了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三大轉變”,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發展,經過“調整過渡、轉軌改制、并購重組、一企一制”等重要歷程,在中國石化系統內率先建成了“組織結構扁平化、工程施工市場化、服務保障社會化、生產運行集約化、作業裝置自動化、經營管理流程化、基礎管理信息化”的“油公司”管理機制,形成了“三級扁平、四輪驅動”的西北油田“油公司”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條油田企業專業化改革發展之路。
目前,西北油田以不到4000人的用工總量,撬動3萬余人的市場規模,運轉一個年產900萬噸油氣當量、礦區面積達10.23萬平方公里的大油氣田,與同等生產規模油田相比,機構設置最精、管理人員最少、勞動生產率最高。經濟指標屢創新高,人均產量、效益、利潤等指標連續多年在國內陸上油田中名列前茅。
2016年8月29日,中國石化宣布發現順北油氣田,成為西北油田發展史上繼沙參二井突破和塔河油田開發之后的第三個里程碑。
西北石油人以高質量、高效益、高標準為統領,按照現代“油公司”管理架構,成立了順北油氣管理部。
西北油田不斷優化“油公司”體制的頂層設計,不搞“大而全、小而全”,著力打造一種用人少、效率高、效益好的新型管理體制。
管理部將項目化體制與市場化運行結合起來,項目部初期只有20人,引進專業化的支撐保障隊伍,創造性地構建了管理部+承包商+支撐團隊“一體兩翼、三位一體”的順北管理架構,形成了項目化+專業化+市場化+智能化“四化融合”的管理機制,通過市場優化配置管理和運行資源,打造出高質量發展的“順北模式”,“油公司”管理的升級版。
2019年4月,按照“新區新模式”思路,西北油田在順北油氣管理部的基礎上成立了采油四廠,目前以56名管理人員管理著近100萬噸級產能油氣田。據悉,到2025年,順北油氣田將建成200萬噸油當量規模,管理人員規模不超過100人。
新型的順北模式“油公司”,具體內容就是“一體兩翼”“三位一體”。“一體兩翼”以“聚焦核心、完善市場”為總要求,專注核心業務,融合內外資源,由順北油氣管理部、承包商、專業團隊構建“三位一體”體制架構,形成決策一體化的“決策翼”機制、非核心業務市場化的“執行翼”機制,統籌勘探開發,強化油藏經營,實現油氣田全生命周期效益管理,達到“激發活力、提高效率、提升效益”的目標。
順北油氣管理部是決策核心,把握發展方向;承包商是業務主體,采取項目化體制,負責區塊生產;專業群是參謀建議主體,采取專業化體制,突出專業技術優勢,最終實現“管理部管總、承包商主戰、專業群主建”的“油公司”架構。
通過決策一體化的“決策翼”機制,聚焦核心職能,打破專業壁壘,促進勘探開發一體化、技術經營一體化、投資成本一體化、全價值鏈一體化。通過非核心業務市場化的“執行翼”機制,完善市場運行,從范圍和方式上進一步提升市場化程度,實現能包盡包、應包盡包、共享共贏。
順北模式運行以來,順北油氣田步入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2017年,順北油氣田日產突破千噸大關,實現利潤5.12億元。2018年,新增三級優質儲量2.74億噸,建成70萬噸產能,實現利潤11.25億元,同比增長149.44%,噸油利潤1758元/噸,同比增長36.91%。2019年,累產原油和油氣產能相繼突破100萬噸大關,并于年底初步建成了原油百萬噸產能規模,成為了西北油田乃至中國石化油氣上產和創新創效的主陣地。
(作者分別為中國石化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黨委辦公室/黨委宣傳部高級主管;中國石化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黨委辦公室/黨委宣傳部主管)
責編/趙橙涔 美編/陳媛媛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