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初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危機也是考驗,通過這場考驗,世界看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面對未來,我們要更加堅定“四個自信”,有勇氣、有底氣、有信心、有膽識地面對前行路上的任何挑戰。
【關鍵詞】疫情大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四個自信” 【中圖分類號】D251 【文獻標識碼】A
戰“疫”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強調“信心”二字,“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堅定信心”位于十六字總要求之首。在這場疫情大考中,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我們應更加堅定“四個自信”,因為疫情大考中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見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
疫情大考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
為了戰勝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疫情,國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對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過程產生的醫療費用,由國家財政負擔。一系列統籌兼顧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的政策相繼頒布,大量援助貸款和物資及時到位全力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各項物資源源不斷地調配到湖北抗疫一線,醫療人員四面八方地趕赴湖北,十四天之內雷神山、火神山兩家醫院建成;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期間,社會秩序平穩,人民的正常生活得到了保障。同時,我國政府積極參與全球合作抗疫,向多個國家和組織提供援助,為控制海外疫情的發展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
這一切是建立在國家昌盛、經濟繁榮、綜合國力強大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基礎上的。我國走的是不同于西方國家的道路,這種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模式對第三世界國家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與吸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性地解決了當代西方和傳統社會主義都沒有解決的難題,為人類真正走向自由、平等、和平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而西方固有的資本擴張的邏輯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導致西方國家從根本上無法消除周期性出現的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第一次實踐了大國的和平發展,這預示著一種新的人類文明形態的醞釀成長——這種文明不再以武力爭奪作為國家間的競爭模式,而是以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為基礎,全面體現了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的潮流和趨勢。
疫情大考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性
正確的行動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在這場疫情防控的大考中,黨中央提出“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要求。舉全國之力馳援疫情重災區武漢和湖北其他地市,組織4萬多名醫護人員奔赴一線,開設集中收治醫院和方艙醫院,增加床位供給,盡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眾被感染,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既重視生理健康,也注重心理健康。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人民群眾的心理健康狀況,強調要“做好患者康復和隔離群眾的心理疏導工作”,有針對性做好人文關懷。同時,習近平總書記號召要把人民群眾動員起來,要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為有效防控疫情發揮出重要作用。
我國與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多份技術文件;向出現疫情擴散的一些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捐贈、出口抗疫急需物資,派出醫療專家團隊跨國馳援,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這次全球抗擊新冠疫情斗爭中的鮮明體現。可見,面對這場突發事件,面對國際、國內的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譜寫新的理論篇章,體現了時代性,把握了規律性,成為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理論指引和行動指南。
疫情大考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我們始終堅持全國一盤棋,各級黨委和政府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了令行禁止,從根本上扭轉全國疫情蔓延局面。壓實地方黨委和政府責任,強化社區防控網格化管理,實施地毯式排查。一省對口支援湖北一市,各省市自治區以及新疆建設兵團等調派380多支醫療隊,總計超過42000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人民空軍第一時間出動了運輸機30架次,以最快的速度建造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又在6天時間里,建成了武漢規模最大的光谷日海方艙醫院。這些前所未有的防控和救治舉措,取得了重大成效,充分展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我國的聯防聯控體系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巴西瓦加斯基金會巴中研究中心負責人埃萬德羅·卡瓦略說,“中國已向世界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全國一盤棋……正如《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所強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
疫情大考見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
對于重大事件的反應,體現出一國國民的整體素質,也展現出其背后的文化素養。在這場與疫情戰斗的全民戰中,中國人民表現出了高度的行動力和凝聚力,充分體現出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與疫情搏斗的過程中,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廣大基層工作者、公安民警、人民解放軍、志愿者無私奉獻;醫務工作者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白衣執甲,逆行出征;全國企業、個人踴躍捐款,展現出強烈的家國情懷和擔當精神,也展現出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偉大團結精神;在他國疫情蔓延的困難時刻,中國即便自己處于困難之中,仍然以大國的責任擔當,積極支援各國抗疫斗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蘊含著中國人民勝利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出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再一次向世界證明了我們文化的內在凝聚力。
這次嚴峻的疫情對于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場全方位的、立體式的、無漏點的大考,我們經受住了考驗,極大增強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發自內心的擁護。在抗疫過程中,我國向全世界傳遞了堅定的中國信心和中國力量,“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未來的征途,我們或許無法避免“黑天鵝”事件的發生,但無論遇到任何事件,堅定“四個自信”,化“危”為“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能夠早日實現。
(作者為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注:本文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基金項目“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自信重要論述的內在邏輯與當代價值研究”(項目編號:19LLKDB038)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②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
③習近平:《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新華網,2020年2月23日。
責編/孫垚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