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在全球大規模擴散,釀成全球公共衛生悲劇。應對這種人類認識還很不充分的新型病毒,需要全球攜手共進,通力合作,共同抗疫。然而,特朗普政府非但沒有承擔起全球抗疫的領導作用,反而采取以鄰為壑的單邊主義做法,甚至帶頭質疑、斷供和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嚴重影響了全球抗疫合作。特朗普政府的單邊主義做法,不僅給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多邊合作造成極大困擾,也嚴重干擾了中美兩國在抗疫上的合作。
【關鍵詞】美國 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公共衛生 中美關系
【中圖分類號】D815 【文獻標識碼】A
因單邊主義行徑錯失全球抗疫合作良機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肆虐時,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過G20峰會,組織各國同舟共濟,共同采取行動,向西非疫情地區提供醫療物資和設備、派遣醫療和衛生專家,并成立資金救助窮國應對疫情,為最終戰勝疫情立下汗馬功勞。然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世界再也沒有看到類似的全球合作抗疫場景,相反是特朗普政府利用多邊機制向他國圍攻,對世界衛生組織橫加指責,甚至“斷供”和退出。
2020年3月25日,七國集團舉行了一次特別的視頻外長會。本來,西方七個最為發達的國家可以在歐美及全球疫情危殆之時,攜手合作、提出應對疫情的救濟方案。但是,美國并沒有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協商各國如何在抗疫上加強合作。相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想著如何讓中國“背鍋”,對中國進行圍攻。他要求在七國集團聯合公報中寫入“武漢病毒”,遭到其他國家一致反對,會議最終未能在抗疫問題上進行有意義的全球協調與合作,失去一次寶貴的合作機會。次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舉行視頻會議,雖然會議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強調各國采取有力措施,應對疫情蔓延,但是卻未能在全球抗疫問題上達成任何有意義的合作和協調行動,只是強調各國根據自身情況,自行抗疫,實際上是“各家自掃門前雪”。會議取得的唯一成果是,同意增加對世界衛生組織的資助,提升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
特朗普執政以來,將“美國優先”視為對外政策的指導原則。在全球疫情愈演愈烈之際,特朗普政府關心的不是與他國聯手抗疫,而是采取“以鄰為壑”“御疫于國門之外”的“美國優先”做法。而且,將矛頭對準了世衛組織,指責其未能及時披露發生在中國的疫情,偏袒中國,貽誤了世界抗疫的良機。5月29日,特朗普在白宮宣布,退出世衛組織。作為全球最權威的公共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在全球公共衛生信息發布、傳染病應對指導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疫情幫助方面,更扮演舉足輕重角色。在全球感染人數每天急劇攀升,全球抗疫群龍無首、各自為政的當下,更需要發揮世衛組織的專業性和全球網絡作用,發布權威信息,協調科研攻關,指導全球抗疫,向貧窮國家提供及時的醫療衛生幫助和資金支持。特朗普政府堅持在全球疫情肆虐之時,對世衛組織斷供,并最終退出,體現出特朗普政府對多邊國際組織“合則用、不合則棄”的實用主義和蠻橫的霸權主義作風,錯失全球合作抗疫良機。
“甩鍋”不利于中美抗疫合作
面對肆虐疫情,中美兩個大國理應加強溝通、交流與磋商,進行從官方到民間形式多樣的合作,共同應對疫情挑戰,戰勝病毒。特別是在疫情通報和抗疫經驗分享,病毒測試、疫苗研制,抗疫物資研制、生產,以及在全球抗疫物資的供給等方面,中美兩國完全可以加強溝通、協調與合作,為全球抗疫提供“公共產品”。然而,特朗普政府非但沒有就疫情問題加強兩國溝通與合作。相反,隨著美國國內疫情的蔓延和擴散,將矛頭指向中國,試圖通過“甩鍋”中國來轉移國內視線,掩蓋其抗疫方面存在的失誤與問題。
3月中旬以來,特朗普總統和蓬佩奧國務卿,通過推特或國際場合,惡意將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武漢病毒”和“中國瘟疫”,試圖通過污名化中國、“甩鍋”中國來轉移國內視線。5月29日,特朗普在發表對華政策演說中,不顧此前曾保證說不會再用“中國病毒”或“武漢病毒”等污名化字眼,公然聲稱,是中國對“武漢病毒”的掩蓋,導致這一疾病向全球擴散,導致美國超過10萬人死亡。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關于疫情源頭的各種陰謀論也開始層出不窮。美國國務院、情報部門、部分國會議員及部分媒體,散布病毒源于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聲稱中國政府在疫情初期有意隱瞞或掩蓋疫情,誤導了美國和世界,讓美國和世界失去了寶貴的預防病毒蔓延的時機。4月24日,美國《政客》網站刊登一篇文章,指出共和黨參議院全國委員會向共和黨議員發送一份長達57頁的文件,計劃將中國設定為2020年選舉的核心議題,建議共和黨人在選舉時將美國新冠病毒危機“甩鍋”中國,強調是中國政府的掩蓋導致美國疫情的擴散,而非特朗普政府應對不力。不僅如此,多名美國國會議員草擬針對疫情的法案或決議案,聲稱中國政府在疫情暴發之初進行了刻意隱瞞和掩蓋,要求對中國展開國際調查和提出索賠訴訟。密蘇里州甚至正式向法院提交了起訴書,要求中國進行賠償。
美國政客有意歪曲病毒起源,惡意散布中國政府掩蓋、隱瞞疫情的“陰謀論”,甚至鼓動對中國進行司法起訴和索賠,不僅毒化了兩國關系氛圍,也給兩國的抗疫合作設置了障礙。
全球抗疫:路在何方
首先,摒棄“以鄰為壑”的零和思維,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近年來,在歐美國家,出現了一股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的民粹主義和本土主義思潮,試圖通過貿易壁壘、修建隔離墻、切斷供應鏈、技術脫鉤或限制移民等方式,扭轉全球化大潮,構筑民粹主義孤島。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暴發,以血淋淋的教訓昭示,面對新冠病毒這種來勢兇猛的全球性公害,必須樹立起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站在全人類的高度,精誠合作,共同應對,而任何以鄰為壑的單邊主義做法和你輸我贏的零和思維,只會貽誤戰機,害人害己。
其次,加強各國的多邊合作。只要各國摒棄單邊主義做法和零和思維,充分發揮好現有多邊機制作用,讓這些多邊機制成為合作“戰疫平臺”,而非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的“角斗場”,就有希望盡早戰勝新冠病毒。具體來說,一是充分發揮聯合國安理會“五常”在全球抗疫上的領導作用,發揮聯大在全球抗疫的輿論動員作用;二是充分利用G20峰會機制,討論、制定全球合作抗疫路線圖和時間表;三是加強G7在全球抗疫上的協調行動和資金支持。不過,以上行動也都要準備好承擔美國缺席情況下的領導責任。
再次,發揮世界衛生組織的專業作用。作為全球最大、最權威的公共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的專業、網絡和組織優勢是任何單個國家或國際組織無法比擬的。在當前全球疫情肆虐之時,給世衛組織斷供,甚至威脅另起爐灶、建立新的全球公共衛生組織,既不現實,更貽誤抗疫的寶貴時機,加劇疫情的擴散和蔓延。當務之急是要加大對世衛組織的資金支持,讓世衛組織在新冠肺炎病理研究、病毒傳播調查、信息發布、應對指導方面發揮專業作用,在合作抗疫方面發揮協調作用,并向亟需醫療物資和資金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與幫助,共克時艱。
最后,推進中美抗疫合作。近年來,美國國內彌漫著一股反華、厭華情緒,一些美國政客更是不遺余力地進行反華煽動。3月中下旬以來,美國政客的反華表演更是變本加厲,并試圖以此綁架2020年大選,給中美關系投下重重陰影,也給中美合作抗疫制造了難以克服的障礙。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即便在中美關系十分困難的時候,美國還是存在理性的聲音,不希望看到中美兩國走向對抗、對立。曾任特朗普政府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的董云裳表示,在疫情肆虐的當下,“每一次推特上的攻擊與指責,都使得中美攜手攻克難關的機會漸漸消失”。于我國而言,不管美國政客如何表演作秀,我們應該保持定力,繼續通過民間渠道向美國人民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繼續探索中美兩國衛生科研機構和人員聯合科研攻關的可能性,繼續通過元首磋商化解兩國戰略誤解、探討合作抗疫可能性,繼續謀求兩國在聯合國、G20等多邊機構推進全球合作抗疫機會,為盡早取得抗疫勝利及扭轉中美關系航向作出艱苦努力。
(作者為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博導)
【參考文獻】
①Howard LaFranchi, “Beneath Trump-WHO Spat, A US-China Race for Leadership,”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April 16, 2020.
②Susan Thornton, “Fears of a Chinese Global Takeover Are Greatly Exaggerated,” Barron’s, April 7, 2020, https://www.barrons.com/articles/china-will-learn-from-its-coronavirus-failures-5158628293.
責編/周小梨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