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網絡文學異軍突起,不僅成為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全世界重要的文化現象之一。在發展過程中,中國網絡文學逐步顯示出商業價值,并找到了自己的商業模式。當前,中國網絡文學的基本狀況可以概括為“在調整中優化,向主流化發展”。同時,我們也應警惕網絡文學中存在的“三俗”問題,建立健全網絡文學評價機制,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
【關鍵詞】網絡文學 中國當代文學 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I2 【文獻標識碼】A
中國網絡文學已經發展為一個不容忽視的文化現象,在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網絡文學的發展成就、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前景,有必要進行正確估價,以推動其健康發展,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網絡文學異軍突起是中國當代文學重要成就之一
20多年來,中國網絡文學異軍突起,以驚人的速度繁榮發展。目前,網絡文學在中國擁有4.55億讀者,注冊作者1755萬人,簽約作家100多萬人,存量作品約2500萬部,并以每年200多萬部的速度增長。可以說,網絡文學不僅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全世界重要的文化現象之一。
盡管網絡文學以其巨大影響逐步得到認可,但人們對網絡文學的理解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廣義理解,從文本的創作、傳播到閱讀,這個過程只要是依托網絡完成的,這種作品都可以稱為網絡文學。這樣,大量自媒體寫作都可納入網絡文學范疇。但目前文學界談到網絡文學的時候,通常采用狹義的概念,主要是指隨著付費閱讀商業模式的建立,在網站發表的類型小說。
中國網絡文學自發端以來,相當長一個時期處于自然生長狀態。所謂自然生長,就是在失去管理、約束的情況下隨意瘋長,其結果是在蓬勃發展、繁榮興旺表象下,因過分注重市場效益,一味追求“快”“長”“爽”,而出現了質量粗糙、內容低俗和背離主流價值觀的嚴重問題。后來大家不約而同以“野蠻生長、泥沙俱下”來概括中國網絡文學這個時期的基本狀況。
玄幻小說是中國網絡文學的重要類型,其在中國武俠小說、傳統志怪小說、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以及西方的科幻小說、魔幻小說的基礎上形成。歷史也是網絡小說寫作的重要資源。網絡歷史小說的一個重要類型是穿越小說,它借鑒了玄幻、科幻小說的幻想性,以武俠、歷史、言情為架構,專注于敘述主人公在兩種時空下的生活狀態和沖突、雙重生活經歷的交叉體驗等。網絡文學基本沒有進入的門檻,這使很多初涉寫作的作者往往選擇以模仿跟風的方式進行寫作,于是一些文學表現手法和表達方式被不斷強化,最終形成若干類型。實際上,通俗文學、流行文學基本都是類型化的。特別是當它與商業結合的時候,走類型化的道路幾乎是必然選擇。中國網絡文學在發展中逐步顯示出商業價值,并找到了自己的商業模式。于是資本開始介入,使網絡文學走上商業化的道路,網絡類型小說空前繁榮。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文學,團結服務網絡作家,引導網絡文學創作,成為文藝部門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力地推動了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由此開始,中國網絡文學之前“野蠻生長”狀態下出現的一些問題逐步得到糾正,一批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以前,網絡文學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娛樂和消費方面。新時代,網絡文學要成為時代主流的藝術樣式,就要擔負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使命,表現當今這個偉大的時代,表達人們現實的經驗和情感,注重現實題材創作。黨的十九大以來,在有關部門的正確引導下,網絡作家明確了新時代的新使命,自覺從以量取勝向以質取勝轉變,守正創新,不斷開創網絡文學繁榮興盛、健康發展的新局面,在文學版圖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進入了繁榮發展的新時代。
當前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狀況
當前中國網絡文學的基本狀況可以概括為“在調整中優化,向主流化發展”。近年來,有關部門不斷加大對網絡文學行業引導和規范的力度,文學網站和網絡作家自律意識不斷增強,網絡文學向主流化發展的趨勢更加明朗。
第一,現實題材成為網絡文學新的熱點。網絡文學的現實題材轉向是近兩年網絡文學界的熱點話題。目前的現實題材創作數量顯著增加,出現了一批優秀作品。網絡文學的現實題材創作幾乎涉及社會各個領域,這些作品有的從大處著眼展開宏大敘事,全面表現新中國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有的從小處著筆,描寫小人物的不懈奮斗。在現實題材創作受到網絡文學界廣泛重視的同時,革命歷史題材也受到網絡作家的青睞,涌現出一批尊重歷史、禮贊英雄的佳作。某種意義上,革命歷史題材可以歸入廣義的現實題材,或作為現實題材的延伸。在網絡文學的創作格局中,現實題材和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已蔚為大觀。現實題材及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的繁榮,是網絡文學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氣派的自覺實踐,是網絡文學主流化的重要標志。
第二,幻想歷史類小說總體格調向積極正面轉變。玄幻小說、穿越歷史小說一直是網絡小說最主要的類型,甚至一度成為網絡小說的標志。應該說,中國網絡小說發展前期,對當代文學創作最重要的貢獻就在于想象力的張揚。近年來,成名作家開啟新作,新作者持續涌入,《馭獸齋》《三寸人間》《開天錄》等,是玄幻小說較有影響的新作。這些作品改變了過往對叢林法則的張揚,價值觀更加積極健康。在世界觀和作品架構上,幻想類作品開始重視邏輯性和專業性,“硬核”成為網絡作家的自覺追求。同時,科幻元素開始在網絡幻想類小說中體現出來,產生了新的作品形式,如《零點》《雙腦醫龍》《修真四萬年》等都是科幻與網絡文學其他類型結合的產物,展現了獨特的想象力和細膩的表現力。近年來,以現實主義態度正面描寫歷史的網絡文學作品數量增長,質量提升。《大清首富》《燕云臺》《大漢光武》等都是正面描寫歷史的網絡小說。網絡歷史小說不管是否采用架空、穿越的手段,但都注重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開始依靠傳統文化、主流價值觀來保證作品的精神品質,通過向經典吸收養分以保證文學品質。總體來說,網絡幻想、歷史類創作開始向表現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發展,作品價值觀也更積極健康。
第三,網絡文學發展呈現出新的特點。首先,垂直細分類型進一步增加,二次元小說持續走強,技術流、靈氣復蘇流成為新熱點。以前的網絡文學作品,特別是玄幻類作品,通常都有宏大的世界設定和總體架構,作品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字。而新一代寫手和讀者對既有的諸多模式進行了顛覆,宏大敘事不再受追捧。年輕一代讀者受動漫影響,熱衷二次元文化,帶動二次元小說持續走強。這些作品的特點是不以故事情節取勝,更注重技術細節、玩“梗”等。其次,粉絲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網絡文學讀者閱讀量與傳統閱讀相比,要高得多。同時,圍繞網絡文學作品,書友間進行著頻繁的網絡交流,建立了書友圈等交往平臺。再次,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相互影響,出現某種程度的融合趨勢。隨著現實題材創作的持續走強,網絡文學篇幅變短,表達更為精致,與傳統文學作品的界限更加模糊。最后,由于自媒體的快速發展,網絡文學新的商業模式正在形成。中國網絡文學繁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形成了VIP付費閱讀的商業模式,引起了資本的青睞,發展為一個產業。網絡作家找到了不依附網站即可獲取商業利益的可能,為新的商業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商業模式的改變對網絡文學的文本樣式等必然帶來極大的影響。
第四,IP聯動的網絡文學產業發展。中國網絡文學的繁榮,為影視、游戲、動漫等提供了充分的資源,近年火爆的影視劇大多數都是從網絡文學作品改編過來的。《甄嬛傳》《瑯琊榜》《羋月傳》《慶余年》等熱播劇都源自網絡文學作品。可以說,網絡文學已取代傳統文學成為影視劇改編最重要的源頭。動漫改編更是如此,《斗羅大陸》《斗破蒼穹》《全職法師》《全職高手》等都被改編為動漫,在網上持續熱播。IP改編收益的持續增長,改變了過去網絡文學作品單純靠點擊付費和實體書出版獲得收益的模式,使作品贏利能力大大提高,引起各文學網站的重視。目前,各網站紛紛啟動IP一體化開發,建立IP垂直生態體系。網絡核心版權產業的題材從以往玄幻為主導的單一類型向多元化發展,逐漸形成以網絡文學為基礎的泛娛樂IP開發模式,并向新文創生態轉化。IP開發與網文創作相互作用,使網絡文學形成新的創作模式。
第五,網絡文學成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新亮點。中國文學走出去,網絡文學近年來走在前列,相比傳統文學數量更大、讀者更多、影響更廣。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最初的形式是歐美中國網絡文學愛好者自發翻譯作品在網站發布供讀者在線閱讀,以及東南亞國家將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出版成實體書發行。近年來,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正在發生從內容輸出到模式輸出的轉變,從最早的出版授權,到建立線上互動閱讀平臺,規模化地對中國網文進行翻譯輸出,再到開啟海外原創,將中國網絡文學的成長和運營模式帶到海外,培育更多海外本土原創作品,使網絡文學在全球擁有更廣泛的影響力和成長空間。網絡文學的創新創造,已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張名片。隨著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版圖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家興起了中國網絡文學熱潮。
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存在的問題
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到今天,成績有目共睹,但問題同樣不容忽視。正視這些問題,并找到正確的對策,中國網絡文學才會有更加光明的前景。
首先,“三俗”問題需要長期保持警惕。現實題材中的一些類型,如都市、言情、職場等,過去一直存在著一些色情傾向,對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近年來,以免費閱讀為代表的流量變現模式日漸興盛,成為網絡文學市場運營的一大變化。在該模式下,閱讀免費,運營者通過大量獲取免費讀者,以形成流量規模,進而以流量換取廣告收益。免費模式有可能造成片面注重吸引眼球而出現內容低俗的問題。實際上目前對網絡文學聲譽造成極大影響的非法網站和自媒體平臺等,走的就是免費閱讀的路子。如果監管不力,這些免費平臺就會和非法網站、非主流渠道、自媒體平臺一樣,以低俗內容引誘讀者,騙取流量。
其次,網絡文學評論評價體系尚未建立完善。探索建立適應網絡文學特點的評論評價體系,目前已成為業界共識。網絡文學評論研究面對體量龐大的“流文本”,以及龐雜的網絡文學生態,沿襲研究傳統文學的方法存在很多局限和不足。同時,創作、傳播、閱讀方式的改變,帶來的不僅有文本形態的變化,還有審美趣味的變化。傳統的文學批評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適應網絡文學的特點。為此,需要建立適應網絡文學特點的評論方法和評價體系。相比于傳統文學評論研究,網絡文學評論研究的從業人員偏少,現有的從業者對網絡文學行業的了解有待深入加強,整體學養和素養也有待進一步提高。就評論研究陣地而言,缺乏有影響力的網絡文學評論研究刊物,尚未形成多元共生的網絡文學評論研究生態。建立適應網絡文學特點的評價體系依然任重道遠。目前的評論基本走的還是學術化的路子,文章在報刊發表。相對于網絡文學來說,時效性差,也無法對作者、讀者產生影響。網絡文學評論如何前置到網絡,需要認真研究。另外,網絡文學目前缺乏官方的國家級獎項,嚴重影響網絡文學作品的經典化和有效引導。
最后,網絡文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加強。網絡文學由于體量太大,每天各文學網站的文字更新總量數以億計,靠人工審核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各網站的內容審核主要依賴“關鍵詞”檢索屏蔽。這種簡單設置網絡敏感詞的辦法導致許多正常語句不能正常使用,給正常的網絡文學創作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各網站為了避免出現問題被管理部門處罰,人為提高審核標準,以至于出現了“脖子以下部位不能描寫”的說法。這種簡單、粗暴的內容審核辦法,使很多網絡文學作者無所適從。網絡文學盜版抄襲侵權問題是行業頑疾。由于網絡文學盜版抄襲的侵權成本較低,取證難,而收益相對較高,且缺乏相應的法律懲處,網絡文學盜版抄襲問題愈演愈烈。網絡文學目前出現了“融梗”“洗稿”等新的侵權方式。“融梗”是將不同作品的設定、情節等拼接一起;“洗稿”則是根據原著的情節、故事、線索、人物設定等重新組織文字,被業內戲稱為“中譯中”。“融梗”“洗稿”等復制的是創意和智慧,而不是簡單的文字,在侵權認定上更為困難。維權成本高企、違法成本低廉,也是網絡文學盜版泛濫的一大原因。目前對于網絡文學行業來說,文字盜版成本低、違法定位難、維權成本高、賠償額度小的問題依然突出。因為有恃無恐,甚至還多次出現了盜版從業者嘲諷、辱罵原創作家的情況,影響極其惡劣。這些影響網絡文學發展的毒瘤嚴重擾亂了網絡文學的行業秩序。
(作者為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
責編/韓拓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