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安縣地處松遼平原腹地,幅員5400平方公里,常年糧食產量保持在80億斤。歷史上的農安,擁有近7000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兩代王城、五朝重鎮”之稱。境內出土的“中華第一玉石龍”,是迄今為止我國考古發現中最早的龍形雕刻,使松花江流域成為中華文明的第三源頭。新時代的農安,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統籌兼顧、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縣地方級財政收入增幅、工業供地量、用電量等主要指標均位居吉林省縣域板塊第一,先后榮獲國家衛生城、國家醫改先進縣、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百強縣、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中國最具投資營商價值縣等多項榮譽。
自2018年農安被確定為第五批創建全國健康促進縣以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方針,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積極倡導健康先行理念、改善健康影響因素、增強全民健康意識、建設健康支持性環境,在高質高效完成各項創建根本任務的基礎上,創新采取一系列措施,通過“四個結合”,切實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一是突出產業化,與醫療改革相結合。以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縣為統領,不斷優化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率先在全省推進了醫聯體和緊密型醫共體建設,以縣級公立醫院為中心,實現省縣鄉三級醫療遠程會診系統全貫通、全覆蓋,被國務院評為公立醫院改革成效明顯激勵支持縣。此外,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進一步完善中醫醫療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中醫“治未病”服務。
二是突出信息化,與智慧醫療相結合。積極構建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模式,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預防、治療、康復和自主健康管理一體化的健康農安智慧平臺,對居民健康大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和科學研判,對發病率高的地方病、職業病、慢性病、傳染病進行綜合科學有效的防控。推進縣域內檢驗結果互認,加強以四級電子病歷系統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平臺建設,在實現遠程會診全覆蓋的基礎上,引入智醫助理機器人服務系統,智能化地完成疾病鑒別診斷和居民隨訪等任務。
三是突出社會化,與綜合治理相結合。秉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則,創新實施“農安長安”工程,堅持“全域覆蓋、全網可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總體目標,通過物防、技防和人防的有機結合,全面整合縣域內各機關、各鄉鎮所有平臺終端和視頻網絡資源,達到了自防、互防、聯防的整體效果,全面提升縣域社會綜合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此外,還重點建設了心理健康服務中心,成為吉林省率先實現心理健康建設突破的縣域。
四是突出常態化,與疫情防控相結合。面對疫情防控的艱巨任務,農安在全省率先推出健康信息碼,有序管控人員流動;率先建成全省縣級綜合醫院第一家核酸檢測實驗室,提高了快速應急處置能力;率先采取中醫干預預防,與中醫藥大學合作研發了“代飲茶”、普濟除疫方等中藥劑用于抗疫,取得顯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