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投資協定助力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加速了全球經濟重心東移,中國正在向全球經濟中心的地位邁進。2021年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會帶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中歐在2020年收官之際結束投資協定談判,將助力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
中歐投資協定為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謀勢。當前,國際經貿格局正經歷動蕩,中國需要積極維護和發展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系。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0年中國與歐盟貿易總值達到4.5萬億元,同比增長5.3%。2020年11月,包括中國、東盟十國在內的15個國家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全球最大的自貿區誕生。這是東亞經濟一體化建設近20年來最重要的成果,意義重大。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這是繼《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之后,中國在經貿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中國通過《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和《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同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經濟區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其闊步走進新發展階段謀足了大勢,必將深刻影響世界貿易格局。
中歐投資協定助力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一項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可以塑造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深化改革、加大吸引外資的力度,有助于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增強外資在華投資的信心。《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簽訂彰顯了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其中,中國自主開放的承諾將惠及包括歐企在內的所有在華外企,進一步增進其在華投資的信心。
中歐投資協定推動我國落實新發展理念。《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將為中歐相互投資提供更大的市場準入、更高水平的營商環境、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光明的合作前景,推動我國落實新發展理念。我國在《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中納入金融等領域自主開放的舉措,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有序擴大了部分服務業和制造業的市場準入。相信通過進一步的擴大開放,我國可以實現高品質的引進來,為人民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可以改善生產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歐投資協定將對國際經貿合作帶來深遠影響
中歐雙方在關鍵的歷史性時刻完成了投資協定談判,釋放出非常強烈的共克時艱、攜手共贏的政治信號;《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凝聚中歐共識,再一次實質性地將雙邊關系推到新高度,并向全球發出維護多邊主義和促進開放合作的積極信號。
第一,歐盟向“開放式戰略自主”邁出關鍵一步。歐洲理事會發布的《2019—2024年戰略議程》指出,在一個不確定性、復雜性和變化性日益增強的世界中,歐盟需要采取戰略行動,提高自主行動能力,以維護自身利益,維護其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幫助塑造全球未來。中歐如期完成投資協定談判,對歐盟來說有四重意義。
一是歐盟企業能夠獲得更好的中國市場準入。歐盟的在華投資大約一半集中在制造業。由于世界貿易組織中沒有關于制造業投資的最惠國承諾,因此,中方在制造業方面的開放僅針對歐盟,這將大大提振歐盟制造業企業對華投資的信心。二是歐洲在經濟領域的戰略自主能力進一步加強。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發布的預測報告,中國將是唯一一個有望實現自2020年起連續三年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對于歐盟投資者來說不可忽視。因此,歐盟按照自身意志和利益簽訂了協議。三是吸引中國投資。據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對外投資合作發展報告2020》,截至2019年,在中國對歐盟投資存量中,制造業的投資占33.1%,采礦業占18.5%,金融業占15.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10.2%。歐盟中國商會與羅蘭貝格企業管理咨詢公司聯合發布的2020年建議報告《迅捷行動,共創未來》指出,近年來,中資企業在歐業務實現了數量與規模上的雙重提升;中資企業在歐發展為歐盟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經濟產值和先進技術等實質性收益。四是增進歐盟的軟實力。近年來,歐盟把可持續發展、勞工、環境等非貿易政策目標糅進貿易政策中(歐盟—加拿大、歐盟—越南、歐盟—新加坡等貿易協定中均含有非貿易政策目標的內容),顯示出歐盟在全球貿易和投資領域的規范性力量。中歐投資協定也包含了類似的內容。此外,歐盟試圖通過《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在國際層面進一步推動國際投資法院制度,以解決投資爭端問題,為在與中國的關系中更好地維護歐洲利益和價值提供了法律框架。
第二,以合作推動全球治理的發展。《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為大變局下國際經貿領域的合作發出積極信號。正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所說,世界需要歐盟與中國之間建立起牢固的關系。值此全球經濟急需提振之際,中歐投資協定不僅為中國和歐盟帶來了廣闊的市場投資機遇,也推動了中歐合作邁上了新臺階。未來的世界依舊將在合作的主旋律下發展和進步。中歐投資協定達成共識也向世界釋放出一個清晰的信號: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會停滯,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絕不是正確選擇。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加強合作才能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保護主義只會損人害己。當今世界面臨諸多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流行病等,要想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國際合作是正道。《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還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溢出效應。協定中涉及的服務業領域的開放基于最惠國待遇,因此可以惠及其他國家的投資者,從而帶來全球意義。
在建交45周年之際,中歐雙方達成談判共識,預示著中歐關系將在新的歷史節點上迎來新局面。正如習近平主席強調的,“中歐投資協定將有力拉動后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復蘇,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增強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信心,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中歐兩大市場的重要貢獻”。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注:本文受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創新工程項目“百年變局下的歐洲轉型研究”的支持】
【參考文獻】
①European Commission,"Key elements of the 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Brussels, 30 December, 2020.
②楊麗艷主編:《中歐投資與貿易相關法律問題暨歐盟法研究》,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
③[英]弗朗西斯·斯奈德著,李靖堃、葉斌、劉衡譯:《歐洲聯盟與中國(1949—2008)基本文件與評注》(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④張皎、李傳龍、鄭淑琴,《中歐投資協定投資者與國家爭端解決條款設計——基于條款價值的考量》,《歐洲研究》,2020年第2期。
⑤European Council,"A New Strategic Agenda 2019-2024", Brussels, 20 June, 2019.
責編/孫渴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