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數字勞動者職業演進和前景方向

【摘要】數字勞動者作為一個獨特的職業群體,已成為支撐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近年來,隨著數字職業的不斷演進和持續涌現,我國數字勞動者職業分類體系在細化與新生中重構。從數字職業結構看,當前我國數字勞動者呈現出三次產業全覆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廣分布、第二及第四至第六大類全涉及、不同職業對技能水平與專業化程度要求有差異、傳統職業與新興職業并存、新興職業流動性特征凸顯等典型特點。與其他職業群體相比,數字勞動者的職業發展有其特定的規律,大致沿著“技能改進”,或“技術創新”“技術融合”“素質提升”等路徑躍升,并日益呈現廣闊的職業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

【關鍵詞】數字經濟  產業  數字職業  數字勞動者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數字勞動者作為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進程。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加速迭代、數字經濟迅猛發展、數字職業不斷涌現,以數據安全工程技術人員、互聯網營銷師、農業數字化技術員等為代表的“數字勞動者”廣受關注。那么,何謂“數字勞動者”?與其他職業群體相比,具有哪些典型特征?從演進規律看,其職業發展的邏輯及路徑怎樣?從勞動力市場看,其職業發展前景與方向如何?這些都值得深入探討。

數字勞動者內涵較清晰,具有立體多元的職業圖譜

數字勞動者是一個內涵比較寬泛的概念。從本質上講,數字勞動者是指依賴數字技術知識、數字技能、數字素養或數字倫理等來履行工作職責、完成工作任務的勞動者群體??傮w來看,數字勞動者伴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而出現,而且隨著我國逐漸進入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新階段,數字勞動者的范疇不斷擴展。依據2021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2021)》,數字勞動者已從最初主要分布在數據技術領域,逐步延伸至數字產品制造業、數字產品服務業、數據技術應用業、數字要素驅動業、數字化效率提升業等多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領域。

職業是宏觀人力資源管理的邏輯起點,職業管理已成為世界各國推動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基礎。實踐已反復證明,以職業分類為基礎探析數字勞動者的基本特征,對于正確理解和把握數字勞動者的內涵與外延至關重要。2022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以下簡稱《大典》)頒布,其中首次標注了97個數字職業,占職業總量的6%。至此,我國數字勞動者的職業分類體系正式確立,立體多元的職業圖譜基本形成。具體而言,數字勞動者呈現以下特征:

一是第一、二、三產業全覆蓋。從數字職業的分布來看,數字勞動者已經滲透到一、二、三產業。當前,在工業、服務業數字化進程加速推進的同時,我國農業的數字化進程也在提速,農業數字化技術員等新職業的出現,成為推進實施“數字強農”的重要力量。

二是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廣分布。在這97個數字職業中,數字技術應用業占比最高(46.4%),其次依次為數字化效率提升業(19.6%)、數字要素驅動業(17.5%)、數字產品制造業(9.3%)、數字產品服務業(7.2%)。

三是第二及第四至第六大類全涉及。當前,數字勞動者已廣泛分布在社會生產、流通、分配以及消費等各個環節,涉及《大典》的第二、四、五、六大類,這四大類數字職業數量依次為54個、37個、1個、5個,其中第二、第四大類居多,占93.8%。

四是不同職業對技能水平與專業化程度要求有差異。依照職業技能水平與專業化程度要求的差異,數字勞動者可分三類:第一類要求較高,從業者需具備專門的數字技術,如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第二類要求適中,從業者需在原有知識和技術基礎上嵌入或融合數字技術,如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第三類要求偏低,從業者只需具備通用數字素養或掌握一般的數字技術,如智能樓宇管理員。

五是傳統職業與新興職業并存。從職業演進的過程看,數字職業既包括“技能改造型”職業,即對傳統職業的數字化改造,如工程測量工程技術人員等,也包括“新興”數字職業,即因應數字經濟活動及其相關技術而產生的新職業,如數字化管理師等。從97個數字職業的類型看,傳統職業、新興職業分別有62個、35個,其中傳統職業居多。

六是新興職業的流動性特征凸顯。從35個新興數字職業從業者的就業領域來看,它們大多屬于新就業和新工作形態,如互聯網營銷師、虛擬人設計師便屬靈活就業范疇。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就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年)》顯示,數字經濟新職業呈現出人員流動性較大等特點。

Z5VHGNIJD]FP9IE_R2P7G{2

數字勞動者的職業發展遵循特定規律,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不斷演進

職業結構上連相關產業布局,下接實際就業崗位,對勞動力的優化配置至關重要。勞動者群體的職業結構演化具有一定規律性,是一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變遷過程,數字勞動者的職業結構演進也不例外。

回望歷史,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經歷了從數字技術業這個單一的產業結構到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的發展歷程,結構布局日趨合理。與此同時,數字勞動者的職業結構也隨之發生變遷,從最初集中在數據技術業相關數字職業領域,逐步發展為多種數字職業并存的職業分類體系。這種職業結構變遷在彰顯數字職業與時俱進的同時,也反映出數字勞動者的職業配置狀況,以及數字經濟發展、數字技術進步等對數字勞動者職業分布的影響。

可以說,數字勞動者的職業結構與數字經濟的產業地位密不可分,隨著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結構的變遷而變遷。從數字職業的演進過程看,數字勞動者可大體上分為傳統職業演進型數字勞動者與新興職業伴生型數字勞動者兩大類,充分體現了這一職業群體發展的繼承性與創新性??傮w來看,這兩類數字勞動者的職業發展路徑較為清晰,大致沿著適應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演進。

就傳統職業演進型數字勞動者而言,伴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技能改進”是這類群體提升其職業發展能力的主要路徑。一般而言,這些勞動者大多從事著與數字技術相關的工作,是數字勞動者群體的中堅力量。隨著數字技術產業化、產業技術數字化進程的加快,“技能改進”成為他們職業發展面臨的最大“關口”。從現實情況看,傳統職業的就業人群已具有相當規模,知識、技術技能水平也相對成熟,但受數字經濟活動及其相關數字技術的影響,該職業群體的工作任務、工作內容、工作工具或工作過程等發生了變化,使得原有的知識結構、技術技能水平難以適應數字經濟發展需要。在此背景下,要想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他們就需要通過教育培訓、實踐鍛煉、干中學等方式加快知識更新與職業技能提升。以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為例,其職業活動所涉及的經濟領域、知識領域以及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種類均沒有改變,但工藝技術、使用的工具設備和數字技能水平已發生較大變化,這類數字勞動者對數字技術技能水平與專業化程度提升的需求非常迫切。

就新興職業伴生型數字勞動者而言,伴隨著數字技術產業化以及數字技術與產業技術的融合發展,不同類型的新興數字職業對技能水平與專業化程度要求有所不同,“技術創新”“技術融合”“素養提升”成為這類群體職業發展的重要路徑。

“技術創新”主要針對數字技術產業化過程中出現的職業群體。這類群體職業活動的數字技術技能水平和專業化程度要求較高,需要掌握專門的數字技術,其職業活動目標是增加數字技術知識量,或應用數字技術理論、傳授數字技術相關知識、執行與數字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有關的技術和相關任務,或參與到上述這些活動的組合當中。從現實情況看,該職業群體多屬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期相對較長,需要通過高等教育、繼續教育、職業培訓、干學結合等方式加強該群體跨專業領域知識儲備與技術掌握。以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為例,其職業活動所涉及的經濟領域、知識領域以及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種類具有系統性、專業性、復雜性和不可替代性,必須掌握有關信息技術、工業技術、通信技術與實體經濟等方面知識和技術,才能勝任該職業活動。

“技術融合”主要針對數字技術與產業技術的融合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職業群體。這類群體職業活動的數字技術技能水平和專業化程度要求適中,其職業活動需要嵌入或融合數字技術。從現實情況看,該群體必須在原有的知識和技術儲備的基礎上,通過繼續教育、職業培訓、實踐鍛煉等方式掌握相關的數字技術和必備知識。以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為例,在其從事智能制造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過程中,需要在原有的知識和技術基礎上增強數字技術的應用能力。

“素養提升”主要針對數字技術廣泛應用過程中出現的職業群體。這類群體職業活動的數字技術技能水平和專業化程度要求較低,需具備通用數字素養或一般的數字技術,其職業活動使用基于數字技術的生產工具,或者通過技術數字組件和數字平臺提供產品和服務,多屬《大典》的第四大類(商業、服務業人員)。依照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的《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2022-2035》,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制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其中,數字素養在涵蓋專業技能外,強調人們創造性地理解、分析、評估、管理和處理數據信息的綜合水平和素質底蘊,可通過“看”“學”“思”“用”等路徑進行職業能力提升。

數字勞動者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同時供需缺口巨大,也面臨職業發展新挑戰

隨著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數字勞動者就業市場邁入剛需時代。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3年)》(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0.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3%,已連續11年顯著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41.5%,較2021年增加1.7個百分點,總量居世界第二。同時,隨著“數字中國”戰略的實施,數字技術在政務、工業、農業、醫療、金融、教育等多個領域得以廣泛應用,這意味著數字勞動者將面臨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據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預測,到2027年,數據分析師和科學家、大數據專家、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專家以及網絡安全專業人士的工作機會預計平均增長30%。

從長遠趨勢看,隨著制造業、服務業等的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這些領域的數字職業將進一步發展壯大,勢必極大地拓展勞動者就業的新空間?!秷蟾妗凤@示,2022年,三二一產數字經濟滲透率分別為44.7%、24.0%和10.5%,同比分別提升1.6、1.2和0.4個百分點,二產滲透率增幅與三產滲透率增幅差距進一步縮小,形成了服務業和工業數字化共同驅動發展的格局。數字經濟深刻重塑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一批不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職業類型將逐漸消失,與此同時也將孕育催生出更多新興職業,這不僅對實現高質量就業具有重要意義,還將成為我國數字經濟加快發展的支撐力量。

與此同時,數字勞動者就業市場總體呈現強需求、弱供給的特征,供需缺口巨大。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全國招聘大于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顯示,電子商務師、計算機軟件工程技術人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人員、計算機網絡工程技術人員、計算機硬件工程技術人員等數字勞動者相對緊缺,排名分別為43、47、71、72、78、89,與2022年第三季度相比,電子商務師、計算機軟件工程技術人員、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人員等數字勞動者持續短缺。另從第三季度該排行顯示的緊缺職業情況看,新興職業智能樓宇管理員的緊缺排名為100位,在北京、上海等樓宇智能化系統較為普及的城市需求激增。同時,據《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發展報告(2022-2023)》顯示,截至2022年,主播賬號累計開通超1.5億個,內容創作者賬號(指賬號曾有過短視頻內容創作發布行為)累計超10億個。據相關部門預測,到2025年,“互聯網營銷師”的需求缺口將達4000萬人,成為青年群體擇業的新選擇。

需要強調的是,雖然相關部委在數字勞動者隊伍建設上給予了高度重視并出臺相對系統的政策和措施,對數字經濟發展的勞動力需求及其在就業領域的影響給予了有效回應,但在數字勞動者隊伍的培養建設中仍面臨一定挑戰,如數字勞動者知識能力不足等問題。以信息安全工程技術人員為例,該職業從業人員大多為計算機、網絡工程或通信專業畢業,有些高校雖開設了一些與數據安全相關的課程,但體系化的數據安全課程還較缺乏,所學內容與應用實踐相脫節的狀況仍然存在。據《中國科學報》2022年報道,工科畢業生通用能力在六個維度上都存在顯著失配的狀況,失配度從大到小依次是問題解決、工程設計、學習和溝通、工程知識、領導力、職業態度。

因此,在我國推進數字產業化以及產業數字化的進程中,僅憑數字經濟領域現有的數字勞動力資源,不僅難以承擔數字產業化以及產業數字化建設任務,更不可能支撐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應對這種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需重點在以下方面著力:

一是要加強對數字職業的科學研判和精準分析。加大面向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數字技術類新職業的開發力度,提高專業與職業的適應度,以此帶動數字技術相關專業的結構性調整。

二是要構建長效的數字勞動力資源配置機制。加強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形勢的分析與研判,加大對勞動用工和失業問題的監測分析和風險預警,建立數字勞動力市場信息監測體系,推動數字勞動力資源的精準化匹配。

三是要推動數字勞動者職業教育創新。加快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步伐,實現高等院校人才培養與數字勞動力市場需求有效對接,確保數字專業發展、院校課程和專業設置等相關環節具有較高的契合度。

四是要加大數字技術技能培訓力度。面向有學習需求或處于待業狀態的人員開設專門的數字技能培訓課程,并通過技能培訓助力傳統職業失業人員轉崗再就業,實現數字勞動者技能結構和產業轉型升級的耦合共進。

(作者為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注: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關鍵問題研究”(項目編號:22ZDA037)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孫一平:《從數字技術到數字職業:內涵、特征與類型》,《中國人事科學》,2023年第2期。

②王馨譽:《數字職業發展的新特征與著力點》,《人民論壇》,2023年第10期。

③韓鑫:《當前數字經濟領域的就業規模不斷增長——數字職業提供就業新空間》,《人民日報》,2023年5月26日。

編輯/谷漩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銀冰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涩精品 | 久久我们这里只有精品国产4 | 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乱码 | 国产真实搭讪系列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播放 | 国产高清美女一级毛片久久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 |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乱色 | 伊人久久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视频牛仔裤一区 | a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2 | 鲁丝片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久草小视频 | 国内真实愉拍系列情侣自拍 | 国产草草视频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精品 | 国产三级精品91三级在专区 | 九九99在线视频 | 国内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免费网站在线看 |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 成人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本videosbest极品 | 亚洲欧美小视频 | 国产一级真人毛爱做毛片 | 国产系列欧美系列日韩系列在线 | 黄色一级片录像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在线播放 | 一级黄色片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一区国产二区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