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對于2022年底正式由國有資本運營試點轉入持續深化改革階段的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國新)而言,既是探索構建境內獨資全資、控股企業為主體,混合所有制和境外單位為兩翼“一體兩翼”格局的根本遵循,也是推動央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毫不動搖守好“一體”,不斷夯實鞏固運營公司黨建體系
中國國新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深刻領會黨中央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和國資委黨委工作要求,毫不動搖抓黨建、強黨建、促發展。
一是堅持把強“根”鑄“魂”貫徹始終,錨定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職責使命不動搖。從建黨百年歷史看,從國有企業跟黨創業、改革發展的歷程看,尤其是從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后國企黨建得到全方位重塑和整體性提升的實踐看,堅強的領導核心和科學的理論指導,始終是國有企業的根本政治優勢,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始終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我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以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對于國有企業充分發揮“兩個基礎”“六個力量”作用至關重要。我們應謹守“為黨理財、運營報國、助力實業”的使命定位,擔負起持續深化改革、用好“兩個途徑”、發揮“三個作用”的責任擔當,以國有資本運營事業的蓬勃發展和改革成果,來檢驗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實效。
二是堅決踐行“十三個堅持”,不斷提高運營公司黨建體系質量。牢牢把握“十三個堅持”的科學內涵,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進而不斷提高公司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質量。我們要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自覺把運營公司改革發展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來把握,圍繞“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等重大現實政治經濟問題,深入思考央企黨建該做什么、能做什么,努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助力中央企業在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等方面更有作為、更有建樹。要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切實圍繞黨的領導、公司治理、干部人才、組織建設、價值文化、監督保證和責任落實七大體系,強化實現“六個有機統一”的目標,加快建立與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相匹配、與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相銜接、與企業改革發展中心任務相適應的央企黨建體系,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深入領會“第二個答案”重大意義,馳而不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自我革命是我們黨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中央企業作為經濟組織,尤其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開展的投資和類金融業務資金驅動特征明顯、市場化程度高,有的項目資金密集,呈現“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的特點,更需要也更應該時刻保持“兩個永遠在路上”的清醒認識,堅定自我革命的勇氣和全面從嚴治黨的信心決心,以嚴的基調正風肅紀反腐,為國有資本運營事業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
精準施策抓好“兩翼”,重點探索加強混合所有制黨建新模式
中國國新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業務手段多元、所轄業態豐富,在持續深化改革過程中,不斷充實和拓展國有資本運營業務格局,運用基金投資等手段,先后投資控股、參股了一批民營企業和上市公司。如何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貫徹落實好“十三個堅持”,始終是中國國新必須回答且一定要答好的重要課題。我們在深入總結守正創新守好“一體”陣地的基礎上,堅持實事求是抓好混合所有制黨建的創新探索,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搭建起有效黨建體系,不斷提升運營公司黨建工作質效。
一是以“黨建+投資運營”模式,解決參股不控股企業黨建發揮作用問題。按照國資委黨委提出的“國有資本流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組織的作用就發揮到哪里”要求,針對國新系基金作為第一大國有股東投資參股的民營企業加強黨建引領,將黨的作用貫徹到項目選擇、投資決策、投后管理、項目退出等基金投資各環節,并作為基金業績考核重要內容。投資決策方面,在項目篩選和盡調階段,將是否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是否具有愛國情懷、維護國家安全和民族團結,是否主營業務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方向,是否堅持誠信守法、承擔社會責任,是否理解支持企業開展黨建工作等“五個是否”作為重要考量因素。投后管理方面,結合持股比例和實際影響力推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通過實現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構建起加強與中心工作全面融合、與重點任務深度融合、與隊伍建設有機融合,黨建與投資聯動發展的“三融合一聯動”黨建工作機制等,探索形成具有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特點的“黨建引領投資方向、黨建強化投后賦能、黨建助力企業發展”的非公黨建工作模式。
二是以“黨建+上市公司”模式,解決混改企業黨建引領改革發展問題。針對所屬控股原民營上市公司,提出“1235”總體思路,即聚焦“一個目標”,全面加強并購企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做到“兩個堅持”,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并購企業黨建薄弱環節,循序漸進落實“四同步、四對接”要求;堅持目標牽引,加強頂層設計,推進并購企業黨建質量跨越式提升。推進“三個轉變”,推進黨組織向嚴密轉變,黨員干部思維方式向創造性思維轉變,黨建工作方式向講求實效轉變。實現“五個融合”,實現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黨管干部黨管人才與市場化選人用人有機融合、黨組織設置與企業組織架構運行有機融合、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有機融合、黨建責任與經營責任有機融合。從實踐看,中國國新投資的兩家上市公司,從原民營企業到央企控股后,政治意識明顯增強、黨的領導明顯加強、干事創業活力明顯提高、服務中心工作初顯成效、企業和諧穩定氛圍基本形成,為企業全面轉型和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三是以“黨建+園區管理”模式,解決發揮央企優勢參與基層治理不夠問題。中國國新成立之初,接收劃入了原中國印刷等實體央企,在傳統的文化產業企業深化改革中,以所屬園區管理工作實踐為基礎,提出“三抓三帶”的央企園區黨建工作思路。即抓組織、帶項目發展,以黨建活動為牽引,聯合園區內工程建設、餐飲、民宿、健身、娛樂等不同行業的進駐企業,加強黨建聯建、促進業務協同;抓隊伍、帶人才集聚,通過開展黨建工作,搭建溝通交流平臺,探索園區“內循環”與社區、轄區“外循環”有效聯動,形成人才聚集的創業高地,在解決居民就業、激發創新活力等方面發揮園區輻射作用;抓機制、帶服務保障,通過開展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等,在舉辦重要活動、維護社區安全等方面,發揮黨員作用,發揮黨建優勢,更好服務園區企業,讓園區環境更加安全、企業發展更可持續。所屬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下屬六〇三園區,提出“365天組織不缺位、365天服務不間斷、365天活動不落幕”,每月舉辦“書記接待日”,定期評選優秀黨員示范戶,開展文化活動豐富園區企業及轄區居民生活,充分發揮央企黨建優勢,影響帶動基層治理水平提升。
(作者系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