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第三屆上合組織國家職工技能大賽在青島市開幕,參賽技術工人代表在工業機器人操作調整工、智能制造工業控制、裝配鉗工3個項目中同場競技。本次比賽旨在通過賽訓結合、專題講座、技能交流、企業參觀等形式,促進上合組織國家職工技能交流、互學互鑒、增進友誼。圖為來自伊朗的穆罕默德賈瓦德·哈吉在智能制造工業控制項目比賽中。
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攝
2024年10月25日至29日,第31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在陜西楊凌舉辦。本屆農高會農業技術田間推廣展圍繞糧食安全、智慧農業、耕地保護、鄉村振興等主題,設置了多個田間展示點和參觀點,集中展示楊凌農業科技的示范應用和突出成效。圖為參觀者在楊凌現代農業創新園了解深液流水培技術。
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攝
掃碼觀看視頻
多年來,上海合作組織(下稱“上合組織”)將促進成員國數字合作、推動成員國數字轉型作為最前沿的合作方向。中國是上合組織數字合作的重要參與者、推動者和貢獻者。
建設中國—上合組織大數據合作中心,創建“數字絲綢之路”經濟合作試驗區,召開中國—上合組織數字技術國際交流研討會……中國持續推進上合組織數字底座建設,聚焦數字基建、數字技術、數據產品、數據流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等,凝聚數字合作共識,完善數字合作機制建設,促進數字領域務實合作,積極打造數字經濟合作的“上合”樣板。
不斷創新數字合作方式
防疫員給畜禽接種完疫苗后,點一點手機軟件,就完成了信息填寫和上報;牛羊出欄時,在軟件上輸入手機號,即可查詢近3年畜禽的免疫信息。這是新疆七色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無紙化防疫系統、動物檢疫電子出證系統,已推廣至1萬多個村莊。該軟件的后臺位于新疆克拉瑪依云計算產業園,吸引了不少前來園區參加培訓的上合組織國家學員關注。
“我們國家的農牧業發展也需要這樣的技術。”吉爾吉斯斯坦數字發展部項目實施處處長奧姆勒古洛夫·巴肯特說。巴肯特曾到中國參加“上合之樹”數字技術人才培訓,深入走訪克拉瑪依云計算產業園,了解數字系統在中國的應用情況,希望這樣的技術也能在吉爾吉斯斯坦得到推廣應用。
近年來,中國用實際行動促進上合組織成員國間數字合作,合作成果有目共睹。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研究院)研究室主任、高級經濟師朱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合作形式主要包括:一是構建政策合作機制。中國積極推動《上合組織成員國關于數字化和信息通信技術合作的構想》《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關于數字化轉型領域合作的聲明》等文件簽署,設立數字經濟工作組,明確優先合作方向。二是搭建數字合作平臺。中國成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大數據合作中心”,搭建數字領域合作共贏的橋梁,加快數字產業化進程。三是發布合作案例集。2024年6月,在“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技術國際交流研討會”開幕式上,《中國—上合組織國家數字領域合作案例集(2024年)》和《上海合作組織國家數字基礎設施發展報告(2024年)》發布,充分展示了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開展數字技術領域合作的成果。
“近年來,中國推動上合組織成員國數字基礎設施的升級,提出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提升了上合組織國家間跨境通訊與數據的流通效率。中國和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數字經濟呈現出深度融合的態勢,在跨境電商、數字支付、智能物流等領域取得不少合作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理事研究員肖斌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注重和上合組織國家共享數字技術,不斷創新數字合作方式,在創新數字合作平臺建設、推動數字人才教育培訓、加強網絡安全和數字治理、促進智慧城市建設和綠色能源數字轉型等領域取得不少合作成果。
順應全球貿易發展潮流
“通過共享技術和經驗,中國幫助不同發展水平的上合組織成員國提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縮小數字鴻溝,讓所有成員國都有機會享受數字經濟紅利,推動上合組織成員國整體實現包容性發展。”肖斌說,中國積極推動上合組織國家間數字合作主要是因為:上合組織成員國都有與中國開展數字合作的強烈意愿;踐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發展倡議的需要;契合“上海精神”中“謀求共同發展”的原則。
“中國在開展上合組織國家間數字合作方面具有技術、市場和制度創新等獨特優勢。”朱帥分析,中國的5G、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等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擁有覆蓋從硬件到軟件再到服務的完整生態,可以為上合組織國家提供技術支持。而中國龐大的國內市場為試驗和推廣新技術提供了條件,可培育出成熟應用場景,有利于在上合組織成員國推廣使用。此外,中國已成功試行跨境電商綜試區、數據跨境流動“白名單”等創新機制,在和上合組織成員國共同打造共享經濟、智慧物聯網、數字生態圈等方面合作空間廣闊。
中國和上合組織成員國開展數字經濟合作順應全球貿易發展潮流。
近年來,在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革命的推動下,數字貿易占全球服務貿易的比重大幅上升。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23年全球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出口額為4.2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9%,占全球服務出口的54.2%,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中國和上合組織成員國深化數字合作,釋放的數字經濟紅利惠及各國民眾。朱帥介紹,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上,中國參與投資建設中吉烏跨境光纜、中俄國際數據通道等項目,將區域網絡時延降低了40%,顯著提升了數據傳輸效率;在共享數字技術和創新成果上,合作涉及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提升了成員國數字化創新能力,推動數字技術在工業、交通、農業、衛生、教育、能源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在發展數字貿易與電子商務上,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打造跨境電商生態圈,啟動“絲路電商”綜合服務基地,解決跨境電商合作中的跨境結算、通關便利等問題;在網絡安全領域,中國和上合組織成員國加強數字安全合作,有利于保障區域安全發展環境,有助于應對跨境數據泄露、網絡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威脅。
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走進哈薩克斯坦魯班工坊的智能網聯實訓區,濃濃的“科技范兒”撲面而來——城市道路沙盤擺放在中間,大屏幕上顯示著大數據收集分析的“實時路況”。東哈薩克斯坦技術大學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研究生薩肯·奧拉爾別克拿出平板電腦操作幾下,沙盤中停放的模擬無人駕駛車輛隨即開始在道路上行駛,并根據交通信號燈的指示進行作業。他說,依托中方提供的技術設備,東哈薩克斯坦技術大學在該國率先開設了智慧交通課程。“我們正在學習的技術十分先進,有助于緩解大城市交通擁堵。”
哈薩克斯坦科學與高等教育部部長薩亞薩特·努爾別克表示,未來,哈薩克斯坦還將在其他城市復制魯班工坊的成功合作模式,在人工智能、計算機、工程等領域拓展哈中合作。
曾來中國參加培訓的塔吉克斯坦財政部證券發展局證券管理處處長埃洛夫·福爾卡特忠說,希望塔中今后能在資本市場、證券市場的數字化以及財政系統的數字技術應用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提高數字化應用水平。
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院士帕爾皮耶夫表示,上合組織國家在科技領域加強開放合作有旺盛的需求、扎實的舉措和青年崇尚創新的澎湃動力,他對這一框架下的科技創新和數字合作充滿信心。
“2025年是‘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年’。中國和上合組織成員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數字合作將成為熱點。”肖斌說,在中國和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數字合作中,人工智能在賦能產業升級、共享跨境物流和數據流動技術、參與數字治理和維護網絡安全、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設智慧城市和數字生態圈、推動跨國人才的流動以及技術轉移等方面的表現值得期待。
“中國和上合組織成員國在能源轉型、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仍有很大潛力尚待挖掘。”朱帥說,中國和上合組織成員國可以共同推動建立上合數字認證互認機制,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應用場景,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