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黨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的必然要求。如今,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即將在全黨開展。各級黨組織要在思想上再深化、在重點上再聚焦、在責任上再務實,一體推進學查改,切實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作風保障。
真信篤行“學”,以淬煉黨性固本培元。心有所畏,方能行有所止。好作風,是干事創業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寶。回溯既往,重視作風建設是我們黨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優良傳統,作風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從“一頓飯”“一杯酒”等關鍵小事抓起,鍥而不舍推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要把鐵的紀律轉化為自覺遵循、行為準則。黨員干部要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以黨章黨規黨紀為鏡,把思想擺進去、工作擺進去、職責擺進去,準確把握主旨要義和規定要求,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擰緊行為“發條”、劃出行為“禁區”,不斷校正思想和行為偏差,始終筑牢忠誠干凈擔當的思想防線。
融會貫通“查”,以問題查擺常抓常新。好的作風,是“抓”出來的,是“查”出來的,是“干”出來的。應當清醒看到,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反彈回潮。要持續加強源頭查擺,堅持嚴的基調,通過巡視巡察、指導民主生活會、調研座談、個別談話等方式,以“刀刃向內”的決心和“刮骨療毒”的勇氣,全面了解掌握領導干部作風狀況,讓越過“紅線”者知痛知止,嚴防不正之風滋生蔓延。要做好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用好新型監督手段,從信訪舉報、巡視巡察、監督檢查、審查調查、輿情反映等情況中發現問題線索,逐條逐項檢視“問題死角”,及時通報一批典型案例,釋放馳而不息糾治不正之風的強烈信號,形成有力震懾。
知行合一“踐”,以嚴的基調清風正氣。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一鼓作氣打好作風建設這場硬仗,我們必須把“嚴”的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將問題整改落實到各項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要壓緊壓實責任,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既嚴改嚴糾違規問題,也在鏟除土壤、堵塞漏洞上下真功夫、實功夫,推動黨員干部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激勵擔當作為,注重嚴管和厚愛結合,深化運用“四種形態”,全面落實“三個區分開來”,不斷營造真抓實干、奮勇爭先的濃厚氛圍,提振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注重建章立制,認真總結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經驗,舉一反三、系統施治,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問題的破解之策,形成一批務實管用的制度成果,凝聚起改革攻堅強大合力。(作者:李晟 武友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