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對于年輕干部而言,深入農村調研不僅是了解基層、服務群眾的重要途徑,更是淬煉能力、增長才干的“必修課”。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征程上,年輕干部要以調研為“鑰”,解鎖農村發展的“真問題”,架起干群關系的“連心路”,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以調研為“鏡”,照見農村發展的“真問題”。調研不僅是“看”和“聽”,更是“思”和“行”。年輕干部在農村調研中,要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發現農村發展的痛點、難點。一些鄉村產業發展滯后,缺乏特色和競爭力;一些地區基礎設施薄弱,制約了農民增收致富;還有一些村莊面臨人才流失、老齡化加劇等問題。年輕干部要以調研為“鏡”,照見農村發展的“真問題”,找準制約鄉村全面振興的“癥結”。只有摸清底數、掌握實情,才能為制定政策、解決問題提供科學依據。
以調研為“橋”,架起干群關系的“連心路”。調研是年輕干部與群眾溝通的橋梁,是拉近干群距離的“連心路”。年輕干部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用“接地氣”的方式與群眾交流。比如,走進田間地頭,與農民一起勞作;坐在農家炕頭,傾聽群眾心聲;深入村頭巷尾,了解群眾需求。通過調研,年輕干部不僅能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還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只有與群眾心貼心、肩并肩,年輕干部才能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為鄉村全面振興凝聚強大合力。
以調研為“鑰”,解鎖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動能”。調研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推動發展。年輕干部要善于將調研成果轉化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實際行動。比如,針對農村產業發展滯后的問題,可以結合當地資源稟賦,提出發展特色產業的建議;針對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可以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推動道路、水利等設施建設;針對人才流失的問題,可以探索吸引人才返鄉創業的激勵機制。年輕干部要以調研為“鑰”,解鎖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動能”,為農村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在調研中書寫青春篇章。農村是年輕干部成長的沃土,調研是年輕干部成才的階梯。在全面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偉大實踐中,年輕干部要以調研為起點,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書寫青春篇章。唯有如此,才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為鄉村全面振興貢獻青春力量。(浙江省長興縣煤山鎮黨建辦副主任 劉劭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