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書的益處,自古以來名家名言何止千言,崇尚讀書、信賴“讀書人”,早已深入了中國老百姓的骨髓,融入了中國傳統社會治理的血脈,成為了國民精神中含金量最高的一部分。進入新時代,廣大黨員干部在構建國家治理體系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某種程度上等同于新時代“讀書人”的角色,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做好工作必需的各種知識書籍、古今中外優秀傳統文化書籍作為必讀書目。
讀理論書以明志,黨員干部要做一心向黨的“讀書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讀書固然多多益善,但在有限的時間里,必須擇善書而讀之。自古“讀書人”胸懷天下、志存高遠,對于黨員干部來說,當務之急是要多讀思想著作、理論之書,而且必須多讀原文原著,領悟原旨要義,補足精神之鈣,涵養政治品格,讓理想信念成為心中的燈塔,努力成為一個對黨絕對忠誠、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讀書人”。
讀知識書以濟世,黨員干部要做一生為民的“讀書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北宋思想家張載的“橫渠四句”道盡了歷代“讀書人”的理想抱負。其中任何一句,都不是死讀書、空讀書、亂讀書所能實現的,歸根到底還是要根據需求、結合實踐、應用成果。面對知識爆發、需求多元的新環境,黨員干部既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還要掌握“造福一方”的本領,應當多讀與所從事的工作關系密切的知識書籍、實踐之作,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增長實踐才干,努力成為一個既能從廣袤書海中“煉就金剛鉆”,又能在為民服務中“念好無字書”的“讀書人”。
讀文化書以養性,黨員干部要做一身正氣的“讀書人”。我們經常在一些古宅的匾額上看到“耕讀傳家”四個字,可見其深入民心。其中的“讀”,可不是為了“學得文武藝,售與帝王家”,而是為了學“禮義廉恥”做人處世的道理,以修身養性治家。黨員干部在讀好理論之書、實踐之作以外,不妨抽空讀一些陶冶性情、蕩滌心靈的文化之書、廉潔之書,比如定期來一場親子閱讀和旅行,讀一讀家書家信,看一看鄭義門、于謙祠,與家人們分享清風如許的感悟,甚至不妨在書房立一條家規家訓,做一個既可樂享歲月靜好,又能涵養家風正氣的“讀書人”。
新時代,廣大黨員干部應當更加積極響應讀書思政、讀書思勤、讀書思廉的倡議和號召,更加主動走入新時代“讀書人”的行列,以忠誠的內核、勤廉的素養,續寫中華民族“守正創新”精神史詩的新篇章。
(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紀委監委 鄭志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