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孫女都搶到了黨群夜校的課,剛好一起過來,我上刺繡,她上實驗課。”“奶奶,我等會兒結束了會在接送區等你的,我有問題要先去問老師了”……在杭州市浦沿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經常能看到不同年齡段的居民行色匆匆掐著時間來“打卡”夜校課程。自2022年開設黨群服務中心夜校課程以來,每年的課程一經推出都吸引轄區內居民的熱情報名,甚至出現了夜晚的黨群“燈火通明”的奇特景象。
浦沿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地處轄區宜居樂學的繁華地段,不僅交通便利,而且15分鐘服務圈可輻射周邊10余個社區,集生活采買、樂居安養、健康醫療、文體社團等服務為一體,中心月均人流量超2萬人次,全年場館人流量超20萬人次,是一處真正的“超人氣”黨群。在此基礎上,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動態整合轄區資源,傾力打造品牌矩陣,積極優化配套服務,為居民提供繼續學習、提升自我的平臺,從“引得來人”到“留得住人”,成為推動轄區文化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
打造品牌矩陣,實現居民與夜校“雙向奔赴”。通過發放問卷、面對面訪談等形式對群眾意愿進行摸底,由最初的“秋季夜校”迭代升級為“全齡夜校”,學習群體從過去的退休老人,轉變為上班族、學生、寶媽、退休老人、中青年等群體,實現學習主體更加多元。隨著主體多元化,學習的需求也變得更加多元,對此黨群夜校有針對性地推出“356”品牌矩陣,即“三大系列”“五大品牌”“六大課程”。“三大系列”囊括“浦”實干貨、學在前“沿”以及“邂逅”非遺。“五大品牌”涵蓋“全齡夜校”“共富夜校”“老年夜校”“親子夜校”以及“青年夜校”。“六大課程”為黨群精品課程,瑜伽、編織、短視頻剪輯、流行聲樂課程、非遺絨花以及網紅成品舞課程。目前所有課程均已招滿,吸收學員超300余位,開展課程近70次。
整合全域資源,確保師資與空間“強強聯合”。聯動市、區專業教師資源,持續提升師資隊伍教學力量。積極引進杭州市文化館、濱江區社區學院專業師資為夜校授課,并且設立教學門檻,要求所有授課老師均為專業老師且具備至少三年以上的教學經驗,確保課程教學有保障、專業有背書。巧妙共享空間資源,設備配套升級,實現一室多用。在黨群服務中心原有的空間基礎上,增設課程所需設備及工具,并將會議室現有的桌椅、電視屏進行維修升級。對于瑜伽、網紅成品舞這類運動型課程,中心則增設瑜伽墊、收納鞋架等器具,滿足多樣化課程學習使用。同時與轄區內各社區黨群中心進行“1+N”聯動,因地制宜為夜校課程拓展上課空間。
優化配套服務,促使課程與服務“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學方面,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始終圍繞夜校為居民服務的宗旨,定制更新符合浦沿居民口味的課程教學內容。使用“居民意向—老師建議—黨群調整”三步閉環法,持續優化夜校課程教學內容與形式。著力調查居民意向,做好“課前課后雙征詢”,課前充分摸排居民意向,課后收集學員意見信息表,根據學員意見及學員學習的實際情況,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難易程度等方面進行細微調整,讓居民愿意學、放心學、還要學。做好“課間十分鐘”服務,為夜校學員提供專屬“提神”咖啡、“暖心”熱湯以及公益雨傘等便民服務,設置青少年家長接送專區,為居民的夜間學習保駕護航。
打造全齡全域家門口新時代“夜校”服務,不僅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還促進了鄰里間的友好互動。通過這一創新模式,真正實現了幼有所育、青有所長、老有所樂的美好愿景。未來,黨群服務中心將繼續深化服務內容,拓寬服務領域,讓“夜校”成為轄區居民心中溫暖的港灣。
(曹佳妮 程陳潔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