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的黨性、優良的作風、嚴明的紀律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黨性、黨風、黨紀是有機整體,黨性是根本,黨風是表現,黨紀是保障。” 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體現了新形勢下管黨治黨的系統思維,為持之以恒抓好正風肅紀反腐提供了重要遵循。我們必須科學把握黨性黨風黨紀的辯證關系,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切實把黨性原則、作風表現和紀律保障三者有機融合,將黨性黨風黨紀作為有機整體推進,這樣才能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一、黨性是涵養黨風黨紀的內在根本
黨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理論的一個核心概念,鮮明體現出一個政黨的階級基礎、理想信念、宗旨意識、能力作風、精神面貌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說到底就是立場問題。共產黨人無論是想問題、搞研究,還是作決策、辦事情,都必須站在黨和人民立場上,而不能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這就是共產黨人的黨性原則。”共產黨員講黨性,就是要強化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忠誠于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
黨性代表著黨的根本立場和價值取向,決定著黨風、黨紀的根本性質,是凈化黨風、嚴明黨紀的內在依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決定一個人如何的是品行,決定一名黨員如何的是黨性。”黨性作為黨員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決定黨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踐證明,沒有堅強的黨性作為根基,內心就會缺乏對黨紀的敬畏,作風上的高標準嚴要求也就無從談起。很多干部出問題,根子是黨性不純、私心作祟,思想深處的堤壩筑得不牢,行為不端、作風不正也就在所難免。“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只有修好黨性這個“心學”,才能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不斷提高黨性覺悟。
正黨風、嚴黨紀,落腳點都在于強黨性。只有強黨性,才能作風正、紀律嚴,才有民心順、社會穩、事業興的局面。堅強的黨性不會與生俱來,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間鑄就,而是需要用一生去追求、去實踐、去提升,必須當作一輩子的事,循序漸進、日復一日,在常修常煉、常悟常進中不斷精進、實現升華。一是加強理論學習。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堅持把思想理論武裝貫穿始終,健全落實“第一議題”、集體學習制度,深學細悟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理論清醒促進黨性升華,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二是強化黨性教育。深入開展理想信念、黨的宗旨、黨的歷史、革命傳統、黨風廉政教育,引導和推動黨員、干部始終不渝堅守初心使命,自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三是注重社會實踐。共產黨人在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提高修養,同時也獲得事業的成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修行靠實踐,功到自然成”。在實踐中提高修養,在實踐中獲得成功,是共產黨人建功立業應遵循的重要原則。黨員、干部要主動走出“舒適圈”,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多接“燙手山芋”,多當“熱鍋螞蟻”,在矛盾風險突出、改革任務繁重的工作一線砥礪品質、錘煉黨性。四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深化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等制度,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在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中錘煉黨性。
二、黨風是黨性黨紀外化的生動表現
黨風是一個政黨的生動表現,反映著政黨特質、政治品格和精神面貌,是黨性、黨紀的外在表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正確理論,人格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優良作風。” 高度重視黨的作風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一貫的政治自覺。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執政黨如果不注重作風建設,聽任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就有失去民心、喪失政權的危險。因此,中國共產黨只有始終從嚴要求自己,堅持改進自身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才能贏得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講,能不能解決好作風問題,是衡量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對黨和人民忠誠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我們既要用鐵的紀律整治各種面上的頂風違紀行為,更要睜大火眼金睛,任憑不正之風‘七十二變’,也要把它們揪出來,有多少就處理多少。”可見,優良的黨風,既是對黨性的滋養促進,也是對黨紀的維護加固。作風上出問題,絕不是小事,一旦放任不管,理想信念支柱就會動搖乃至坍塌。不正之風往往成為滋生嚴重腐敗問題的溫床,一些黨員領導干部也正是因為這些不正之風的影響,在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前解除了思想防線,最終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之路。因此,要善于從政治上看、政治上抓黨風,透過表象看清本質,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糾偏止錯,靠紀律監督強化約束、形成震懾,不斷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不可蜻蜓點水,不可虎頭蛇尾,不可只是一陣風。抓黨風的關鍵在于常態化、長效化,切實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將黨的作風建設持續引向深入,以不斷取信于民的優良作風,展示我們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隊伍黨性堅強、黨紀嚴明的良好形象。當前,必須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把握作風建設地區性、行業性、階段性特點,抓住普遍發生、反復出現的問題深化整治,對頂風違紀行為從嚴查處,對隱形變異現象有效防治,強化由風查腐、由腐糾風雙向發力,加大重要節點警示提醒、通報曝光力度,堅決防止享樂奢靡歪風反彈回潮;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瘴痼疾,緊盯政績觀錯位現象,強力糾正勞民傷財搞政績工程,以及文山會海、督查檢查調研扎堆、工作過度留痕、任務層層加碼、“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等問題,深挖根源、找準癥結,精準糾治、久久為功,著力糾治加重基層負擔的不正之風,確保基層干部輕裝上陣,把時間、精力、智慧用在謀發展上;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把優良作風滲透到群眾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和步驟中去,切實為民解難、狠抓糾風治亂,以辦好民生實事的實際成效贏得群眾信賴支持;健全相關制度,為推進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提供堅實制度保障,從體制機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風的漏洞,以改革的辦法固化作風建設成果。
三、黨紀是守護黨性黨風的制度保障
黨的紀律是黨的生命線,是管黨治黨的“戒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一百多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戰勝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挑戰,一個重要因素和關鍵原因就是始終高度重視紀律建設,以嚴明的紀律保證了黨的團結和統一,保持了黨的高度凝聚力和強大戰斗力。
黨紀凸顯剛性,規范作風言行,促進黨性錘煉。只有不斷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才能為錘煉黨性、凈化黨風奠定制度基礎。嚴明的紀律,既具有震懾約束功能,警示黨員、干部不能越底線碰紅線,也具有教育引導功能,塑造價值理念和行為表現,使黨員、干部清楚地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從而在潛移默化中由他律轉化為自律,積淀成為優良的黨風,實現黨性修養的升華。可見,黨紀越嚴,制度之網織得越密,越有助于黨性的鍛煉和提升,也越容易形成良好的黨風政風。如果沒有嚴格黨紀的剛性約束,作風建設、黨性教育就難以持久地進行下去,也就沒有黨風黨性的成風化俗。因此,只有不斷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才能為錘煉黨性、凈化黨風奠定制度基礎,才能實現政治清明、社會清朗。
堅定的黨性、優良的黨風必須以嚴明的黨紀作保障,在持之以恒的黨紀約束中形成并保持。因此,必須始終堅持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把黨的紀律規矩挺起來、立起來,推動黨員、干部增強紀律自覺、提高黨性修養、涵養優良作風。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必須認真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學紀、知紀、明紀、守紀,真正把紀律轉化為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防止從“破紀”走向“破法”、小錯釀成大錯;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深刻認識黨的紀律的生命在于執行,黨的紀律的威嚴在于遵守,黨的紀律的效力在于維護,確保黨的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而不能成為“紙老虎”、“稻草人”,真正做到黨紀面前人人平等,黨紀面前沒有例外,黨內不允許有不受紀律約束的特殊黨員;抓好監督執紀問責,堅持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對違反黨章黨規黨紀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重點糾治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行為,及時發現、著力解決“七個有之”問題,切實讓鐵紀“長牙”、發威,讓干部重視、警醒、知止;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高度統一起來,準確運用“四種形態”,具體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貫通做好容錯糾錯、打擊誣告陷害、澄清正名等工作,旗幟鮮明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
四、黨性、黨風、黨紀是有機整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涵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黨性、黨風、黨紀的內在一致性,決定了我們不能孤立地把握三者之間的關系,更不能把三者割裂開來,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機械治理局面,而是要用普遍聯系、全面系統、發展變化的觀點來看待和處理黨性黨風黨紀的關系,把它們當作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在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上下功夫,“一起抓”才能形成錘煉黨性、純潔黨風、嚴明黨紀的綜合功效。
在同時發力上下功夫。抓黨性黨風黨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不是三個階段的劃分,也不是三個環節的割裂,而是需要同時發力、一體推進的黨建舉措。三者各有側重,其中,抓黨性側重教育和引導,從思想上自覺抵制私心雜念和違紀動機;抓黨風側重糾治和遏制,及時發現清除不正之風和違紀苗頭;抓黨紀側重懲治和威懾,提高違紀成本,讓違紀者在高壓重拳之下得不償失、付出代價。只有通過同時發力,確保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在行動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才能讓全黨上下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抓黨性帶來的鑄魂效能、抓黨風帶來的正風效能、抓黨紀帶來的肅紀效能。
在同向發力上下功夫。同向發力是指通過準確把握黨性黨風黨紀各要素的相互關系和耦合作用,使之朝著一個共同目標和方向前進,形成管黨治黨的合力。無論抓黨性黨風還是黨紀,其目標都是要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黨必須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著力解決“如何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如何始終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如何始終具備強大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如何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精神狀態,如何始終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如何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等大黨獨有難題。因此,“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必須圍繞如何破解這些大黨獨有難題,實現黨建目標,做到同題共答、同向發力,充分發揮標本兼治的整體效應和利器作用,提高管黨治黨的能力和效果。
在綜合發力上下功夫。所謂綜合發力,指在實際工作中,對各種既有要素進行科學整合,通過系統集成與優勢互補,形成一個整體性的力量。黨性、黨風、黨紀各自具備不同特點,有不同的運行規律。黨性是根本,說到底是立場問題;黨風直接關系黨內風氣和政治生態;黨紀則是一種剛性的制度約束。只有以堅強的黨性作保證,充分發揮黨紀懲惡揚善、糾偏規約的價值導向功能,才能克服和避免“抓一抓就好轉、松一松就反彈”的作風頑疾。所以,“一起抓”應當在尊重各要素性質特點的前提下,實現相互銜接、有機貫通、協同推進,使黨員、干部在正風肅紀中增強黨性,在增強黨性中構建完備紀律體系,保持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切實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的總體效果。(張浩,作者為中山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執行院長、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