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縣以“黨建+農村環境凈化整治”為抓手,持續推動基層黨建與農村環境凈化整治深度融合,強化鄉鎮黨委主體責任,加強職能部門協調聯動,發動群眾齊動手、共參與,進一步健全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推動垃圾分類,實現垃圾清理全覆蓋,全面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強化組織領導、突出科學規劃,下好人居環境整治“一盤棋”。按照“縣級統籌、部門聯動、村級實施”的工作推進機制,壓緊壓實縣、鄉、村三級責任。一是高度重視、高位推動。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擔任組長的遼陽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帶頭研究部署、推動實施,先后召開13次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環境整治工作,并多次帶隊深入鎮村進行檢查指導。各鄉鎮黨委“量體裁衣”制定具體方案,各村級黨組織結合村情實際劃定責任片區,健全包保、檢查、督促、整治工作機制,系統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二是明確包保、壓實責任。建立健全“縣領導、縣直部門包鎮、鎮領導包村”責任制,27名縣級領導、84個縣直部門深入包保鄉鎮開展網格化包保,協調解決基層急難問題100余件。全縣214個村(社區)設立了“鎮包保責任人+村包保責任人+黨建責任人”三級包保支隊,以“定人員、定崗位、定職責、定區域”的包干模式提升環境整治成效。三是部門聯動、合力攻堅。縣直各部門深耕主責主業,結合自身工作范圍精準發力,全面開展農村環境凈化整治行動。各行業主管部門分別在行業內廣泛動員、宣傳發動,形成了政商聯動、政企合作共同參與人居環境凈化整治良好氛圍。截至目前,共投入資金438.7萬元,參與人員5萬余人次,累計清理農村生活垃圾38萬噸。
加強宣傳引導、注重示范引領,樹好人居環境整治“風向標”。堅持示范引領,以點帶面,營造全社會廣泛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濃厚氛圍。一是廣泛宣傳發動。通過設置宣傳標語、發放倡議書、利用“大喇叭”宣講等方式,引導鼓勵廣大村民參與環境整治活動。各村黨組織加強黨員學習,將農村環境凈化整治納入村務公開目錄及村規民約,每村設置專職宣傳監督員,及時上報環境整治相關問題,增強村民保護農村環境的自覺性和責任感。二是突出示范帶動。積極探索“黨建+”模式,發揮好村“兩委”班子、黨員、村民代表等示范帶頭作用,全縣1091個基層黨組織主動認領公共環境整治責任區,帶頭對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田間地頭等重點地區衛生死角定期開展清掃工作,形成了“黨建牽動、支部推動、黨員帶動、黨群聯動”的共建共治共享局面。三是強化典型驅動。各鄉鎮分別打造示范村、示范街、示范戶,各村以黨員星級評定為抓手,對表現突出的黨員授旗亮星掛牌,確定黨員示范戶1004個,以點帶面發揮引領作用。同時評選2個后進村,實施“一村一策”指導幫扶,拉動“后進”變“先進”。實現創建國家衛生鄉鎮1個,市級試點鄉鎮3個、試點村22個,評選省、市、縣“最美庭院”示范戶71戶。
健全考核機制,強化監督管理,夯實人居環境整治“硬基礎”。通過完善考核體系與強化監督,充分調動各鄉鎮、各部門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取得實效。一是督導檢查促進問題整改。組建人居環境凈化整治工作專班,通過明察暗訪和拉練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做出有針對性的部署。組建聯合督導檢查組,常態化對15個鄉鎮垃圾點位進行全覆蓋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截至目前,共組織督導檢查26次,發現垃圾點位501處。二是以考促改狠抓整治成效。采取日常督查、月調度、季評估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定期聽取各部門、各鄉鎮關于黨建引領人居環境整治的匯報,對村級黨組織發揮引領作用進行排名,年末結合“紅星行動”和村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工作,對各村環境整治質量效果進行年終評估。組織部門全程參與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將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職級晉升、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三是夯實保障激活內生動力。通過“黨委扶持、支部帶領、群眾參與”的方式,探索“黨建+集體經濟”發展道路,成立村黨組織領辦創辦合作社82個、建立聯合黨委16個,帶動村民增收500余萬元,不斷提升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水平。同時實行獎補機制,對通過市縣驗收的試點鎮、試點村按季度進行獎補,通過縣級考核的鄉鎮每季度末根據各鄉鎮考核檔次撥付獎補資金。(中共遼陽縣委組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