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日報記者賈志敏 通訊員張帆報道 今年以來,沁源縣招商引資工作向“新”而行、向“質”奔跑、向“才”聚力、向“優”提質,從產業到民生,從點位到全域,多個項目火熱推進,持續掀起大抓招商、大抓項目、大抓發展的熱潮,不斷推動縣域經濟提質增效。一季度,沁源縣新簽約項目19個,簽約總額突破63億元,為沁源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是區域經濟的生命線,抓招商就是抓產業謀未來。今年以來,沁源縣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抓項目重在可靠、可行、可適用”“抓招商重在創優環境、以商招商、以企招企”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緊盯“一城兩中心、一區三園”總布局,聚焦產業鏈延伸,以“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的思想方法和“項目化、工程化、體系化”工作方法,健全招商引資統籌協調機制,組織開展重點招商引資活動,強化考核評價激勵作用,推動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為沁源縣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突出綠色低碳,選準賽道“招商”。聚焦“源網荷儲”一體發展,以加快建設120千瓦抽水蓄能為牽引,統籌精能200兆瓦獨立儲能、晉控300兆瓦、京能100兆瓦、中電建100兆瓦光伏項目并網發電;聚焦“綠色能源+”發展,搶抓全市發展氫能機遇,與鵬飛集團密切聯系,加緊推進100兆瓦光伏發電制綠氫,常源、喬龍溝2座綜合能源島等項目,打造綠氫“制、儲、輸、用”一體化示范基地;聚焦生態產業化,謀劃建設野生動植物展示館,打造自然教育與研學旅游基地。
突出系統集成,鏈式發展“引商”。發揮縣內沁新、通洲等企業主體作用,科技賦能、上探下延,通過“政府+鏈主企業+產業園”聯合招商模式,抓鏈主帶配套、抓重大促中小,增強全產業鏈整體競爭力。產業鏈招商,依托已有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企業,與中南大學合作,引進正極材料企業,打造鋰電池“鏈主”產業。與理工力強 (周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對接鈉離子正負極材料、電芯全產業鏈,招引上下關聯項目7個。園區招商,發揮經開區龍頭作用,從區內企業遴選業務骨干,組成22人的招商隊伍,赴山東、浙江等地,洽談光學功能膜生產、循環能源儲能項目等,實現園區產業集聚、延鏈強鏈。委托紅谷集群(長治)產業研究院招商,對接高端智能裝備制造、智能終端顯示屏生產等7個項目。
突出夯基壘臺,降本增效“安商”。完善鐵水聯運物流通道網絡,新交口至安澤地方鐵路建設項目一期工程將于6月份開工,建成后,連接太焦貨運線和中南鐵路,實現大宗貨物運量多、周轉快、運費低;完善企業生產要素,倪莊水庫項目于3月份開工,沁源北220千伏電站建設,解決“雙回路”電源問題,保障全縣企業用水用電安全;完善標準化廠房,經開區10萬平方米新材料生產車間,6月份將建成。
下一步,沁源縣將堅定信心、干字當頭,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資源,持續掀起大抓招商、大抓項目、大抓發展的熱潮,推動招商引資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為全縣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