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民營經濟是信陽發展的生力軍,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就業創業的“壓艙石”、創新驅動的“先鋒隊”,更是財政稅收的“源頭活水”。在信陽高質量發展征程中,民營企業以蓬勃活力、強大韌性和開拓魄力,成為支撐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柱。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新征程孕育新機遇。為全面展現信陽民企的奮進姿態與發展潛力,凝聚全社會支持民營經濟共識,即日起,本報推出“民營之光 賦能信陽”主題宣傳報道,呈現信陽民營經濟發展的生動圖景,助力現代化信陽建設。
4月9日,在信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河南明陽新能源裝備產業園外,一個個“龐然大物”被裝上車,等候出發。這些長度超過100米的風機葉片,正是明陽集團下屬河南明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明陽”)的產品。
“我們這里每年可生產5—7.5兆瓦機型風電主機和95—105米葉型葉片600臺套、光伏逆變器2GW、儲能設備2GWh、機艙集成罩600臺套。”河南明陽總經理助理李彥磊介紹。
中國500強,新能源裝備全球領軍企業,全球海上風電市場占有率和創新排名穩居第一,營收、資產和市值實現“三個千億”……這一項項光彩奪目的榮譽,都屬于明陽集團。在信陽落地以來,河南明陽堅定推進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集群化,整合國內平臺和資源,將明陽集團的技術優勢、產業優勢與信陽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協同融合、創新發展。
明陽集團全力支撐河南明陽強化企業創新主體意識,匯聚多方科研技術人才進行聯合攻關,先后完成陸上最長105米葉片試制和生產,研制下線適應低風速區域陸上最大風輪直徑機組7.5兆瓦風機,落地國內第一個“千鄉萬村馭風計劃”示范項目、河南省第一個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
在豫東南高新區,河南省第一個“零碳園區”項目正在建設;在固始縣,河南省第一個“電氫氨醇”示范項目正在規劃建設。河南明陽積極推動新能源技術高端化、產業集群化和應用場景化,厚植中部崛起“四高四爭先”的綠色根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與此同時,河南明陽不斷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目前,河南明陽已經與信陽師范大學共建河南省風能及多能源耦合技術創新中心,與信陽職業技術學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共同建立創新聯合體。清明節前夕,明陽集團董事長張傳衛在固始縣高級中學設立“張傳衛獎教獎學基金”,通過基金的設立吸引優質師資、優化教學資源、培育杰出人才,搭建科創平臺、孵化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鏈條,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反哺家鄉。
2025年,河南明陽重任在肩。信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明陽制氫裝備、電氫醇示范、風光儲綠色能源等項目建設,爭取明陽集團在信新能源及裝備制造主營收入突破100億元。圍繞這些任務,河南明陽已經付諸行動。據李彥磊介紹,目前,河南明陽正著力推進氫能裝備制造投產見效,加快固始電氫醇項目建設,建成氫能應用示范區,力爭新能源裝備產業年產值達到1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