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是我黨我軍我國人民優良傳統和特有政治優勢。近年來,山西省臨汾侯馬市深入踐行新時代雙擁工作精神,從“擁”字發力,在“實”字上突破,以創新驅動、科技賦能開創雙擁新局面,繪就軍民同心“魚水情深”的時代畫卷。如今,在軍地雙方的共同澆灌下,雙擁之花正以嶄新姿態綻放于晉南大地。
傳承歷史 擦亮底色
雙擁路長,薪火相傳。1936年,工農紅軍東征途經侯馬,籌糧擴軍,踏上抗日征途。抗戰時期,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率部轉戰于此,留下軍民團結的佳話。
如今,走進侯馬,“雙擁示范街”的牌匾赫然在目,沿街商鋪“軍人優惠”的標識隨處可見:凱華蛋糕店的“7折擁軍價”,金信公寓的“軍人住宿8折優惠”……300余家雙擁示范店以及即將建成的雙擁公園,讓“軍愛民、民擁軍”的情懷流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高位推動 織密網絡
1991年侯馬市被命名為省級雙擁模范城,1994年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截至2025年,侯馬市已連續9次榮獲省級雙擁模范城、8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榮譽稱號。
侯馬市委、市政府將雙擁工作視為“一把手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謀劃。每年黨委議軍會議、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雙擁難題;48個職能部門聯動協作,構建全方位保障體系。率先推行“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十件實事”,從就業安置、技能培訓到醫療養老、子女教育,構建全生命周期關愛體系。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企業打造“軍創孵化基地”,扶持退役軍人創業項目30余個,帶動就業超千人;設立“軍人軍屬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化解涉軍糾紛百余起,切實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
文化浸潤 全民參與
侯馬市將雙擁文化融入城市肌理,打造“人人參與、處處見情”的社會氛圍。
在紫金山麓,“雙擁主題公園”內矗立著軍民并肩的雕塑群,鐫刻著感人至深的雙擁故事;校園里,“紅色講解員”用稚嫩的聲音講述革命歷史,國防教育課納入中小學必修內容;社區中,“老功臣宣講團”“軍嫂志愿服務隊”活躍在基層,開展紅色宣講、關愛老兵等活動。每年“八一”、春節,侯馬市領導帶隊走訪慰問駐軍部隊和優撫對象,全民性雙擁文藝匯演、軍民聯歡會成為城市的文化盛事。
軍民共筑 魚水情深
步入新時代,侯馬市以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為引領,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雙擁共建之路。
在侯馬,雙擁行動既有力度,更有溫度。侯馬市四大班子領導與駐軍官兵揮鍬鏟土,百余棵龍爪槐在營區扎根,軍民攜手為家園添彩;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衛體局開展義診,醫護人員為官兵講解訓練傷防護,免費發放藥品,守護子弟兵健康;駐軍部隊與西趙村共建,安裝太陽能路燈、硬化道路,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邊海防軍人家屬除夕夜總能看到市領導與志愿者送來的年夜飯。
站在新的起點,侯馬市正以更高標準推動雙擁工作高質量發展:規劃建設“軍民融合產業園”,推動軍地技術互通、產業聯動;啟動“退役軍人鄉村振興領頭雁計劃”,培育百名致富帶頭人;打造“雙擁文化街區”,讓紅色記憶與城市更新交相輝映。
山河為證,歲月為名。侯馬市正書寫著新時代雙擁工作的創新答卷。在這座軍民同心的城市里,“軍愛民、民擁軍”的動人故事正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綻放更加璀璨的光彩。(譚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