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字當頭的時代,短視頻要倍速播放,技能要“21天速成”……對“快”的執念,讓短視、焦慮裹挾人心,何處去找內心的平靜,如何才能在時光長河中留下價值?與時間做朋友,做一個長期主義者,走好本心之路、遠征之路、迭代之路,時間自有答案。
走好“本心之路”,在喧囂中聽見內心和時間的聲音。長期主義的首要前提,是對自身定位和發展趨勢的清晰認識。要走好本心之路,需要兩種眼光:向內看清自己的熱愛與使命,向外洞察歷史發展的必然邏輯。長期主義者因為熱愛而堅持,因為堅持而更加熱愛。比如有人曾問敦煌莫高窟保護者常書鴻:“在戈壁荒灘守著一洞壁畫,值嗎?”他解釋說敦煌藝術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召喚。大部分人因為看見而相信,長期主義者因為相信而看見。比如在杭州科創大走廊,之江實驗室的科研團隊放棄高薪期權,潛心攻關量子計算,因為他們篤信未來產業的密碼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當短視者困于“眼前的六便士”,長期主義者的心底灑滿獨屬于他自己的浪漫月光。
走好“遠征之路”,在“獨上西樓”中綿綿用力,厚積薄發。長期主義者的前路是一條遠征之路,要走好這條路,需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在寂寞中堅守,在質疑中篤行。要像錢塘江潮水般,既知奔涌向海非一日之功,便只管積蓄每一滴水的力量;更要學古人“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的孤勇——縱無人喝彩,仍向心而行。《哪吒2》票房神話的背后,是創作團隊長達五年的技術長征,團隊只為了一刻“氣韻生動”,便可耗時九個月攻堅,最終研發出全球首個“動態水墨渲染引擎”。《黑神話:悟空》創作團隊蟄伏六年,跑遍全國景點掃描古建筑,不便掃描的就拿著照片一筆筆雕刻,最終成就游戲中的奇幻場景。聰明人下笨功夫,長期主義者拒絕“捷徑崇拜”,擁抱“過程哲學”。
走好“迭代之路”,在反思復盤與破局中抓住時間窗口。長期主義絕非一成不變的固執堅守,而是要在動態演進中不斷校準航向,因時而制,順時而變,走好迭代之路。這不僅要有“十年磨一劍”的沉淀,更需“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敏銳;不僅要有“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堅定,還要有“隨月盈虛長消漲”的靈動。《哪吒2》劇本在五年中經過多次推翻重構,哪吒形象修改超過百次,通過觀眾試映反饋重構“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核心沖突,成就百億票房頂流。義烏小商品市場四十年歷經五代變遷,從“雞毛換糖”到“買賣全球”,每次轉型都是一次自我革命,當地商人刻在基因里的迭代意識成就“世界義烏”,讓這個“世界超市”永葆活力。因此,長期主義絕不是固執己見,而是保持空杯心態,在每個彎道處校準方向,在每次漲潮時借勢揚帆。
(韋午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