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在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的新時代背景下,鍛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紀律部隊,既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關鍵支撐,更是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正在以三把密鑰打開監督執紀的新境界——以鑄魂為先筑牢根基,以躬身入局淬煉精兵,以守正創新破解困局,在自我革命中書寫著“打鐵必須自身硬”的時代答卷。
鑄魂為先,以忠誠干凈擔當筑牢政治底色。全國紀檢監察系統涌現出無數感人至深的典范:他們長期扎根辦案一線,以“五加二”“白加黑”的高強度工作模式詮釋著對職責的堅守;他們始終堅守原則,不為利益所動,以切實行動捍衛職業操守和紀律底線……這些先進典型以“紀檢監察工作是責任、是驕傲”的信念,以“全力以赴、不負重托”的擔當精神,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忠誠答卷。新時代紀檢監察干部當以先進典型為精神標桿,堅定理想信念,鑄牢政治忠誠,面對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要敢于亮劍、敢于斗爭,堅決維護黨的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讓忠誠干凈擔當成為紀檢監察干部最耀眼的政治底色。
躬身入局,在躬身實踐中磨礪利劍鋒芒。“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更是檢驗干部作風的“晴雨表”。實踐證明,越是貼近群眾,越能鍛造出洞察秋毫的眼力;越是深入“戰場”,越能錘煉出動真碰硬的膽魄。紀檢監察工作不能坐而論道,必須走出辦公室、走進基層,在田間地頭收集線索,在灶臺炕頭感知民情,用腳步丈量責任,以實績校準初心。面對基層“熟人社會”的監督難題,紀檢監察干部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韌勁,更要有“四兩撥千斤”的巧勁,善用智慧與策略打破人情壁壘,以拉家常的方式將監督觸角延伸到鄉村治理的“神經末梢”。
守正創新,用改革思維破解監督難題。“窮則變,變則通。”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既要恪守“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的核心定位,更需激活“制度創新”的治理效能。紀檢監察干部當破除路徑依賴,在數字賦能中重構監督格局,在機制革新中激活治理動能,讓科技之眼穿透隱性壁壘,使制度創新疏通堵點難點。針對新型腐敗隱形變異特征,紀檢監察機關需保持政治定力,錘煉“解構重構”的創新思維。在資金密集、權力集中的招投標領域,構建“數據碰撞+風險預警”監督模型,堅決杜絕圍標串標、暗箱操作等非法行為;在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中,建立“交叉監督+智能畫像”工作機制,精準識別、嚴厲懲治群眾身邊的“蠅貪蟻腐”。要用改革創新思維破解“事后發現多、事前預防少”的監督困局,在破與立的辯證統一中織密監督網絡,持續提升監督效能。(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紀委監委 朱斌)
